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74612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3年数学教师课改工作总结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全体成员擅长把握机遇、立足本职、敢于开拓、勇于实践,有序有效地投身到课程改革的试验工作中去。我们数学试验的中心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我们以“学校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讨论”为中心,以师生的进展为根本,突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学问体系,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力求做课改路上的先行者,为全市的基础训练课程改革供应肯定的阅历。现将我校近年来的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学课改工作的回顾 1、课堂教学与课题讨论相结合,提高课改讨论的有效性 1999年底我校开头进行“学校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讨论”此课题后被评为市十五规划课题、省训练学会十

2、五训练课题。XX年课改课程全面实施,由于我们的课题先行,所以全校老师很自然的就把课题讨论与新课程的讨论融合起来了。当时我们正在讨论学校生在校内开展数学课堂学习及课余学习活动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改革,这一课题当时在市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影响,这为后来我们课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内资源(教材)与课外资源(生活)相结合,制造性使用教材 近几年来我校的数学课改工作立足于课堂进行首先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改革。我校先后两次接待市骨干老师培训班和安徽、杭州等地的训练代表团,同时以校为本,开展了校内数学实践活动的赛课,消失了“校内绿化”、“小米尺告知我”、“年、月、日探密”、“组合图形的

3、面积”、“不规章物体的体积”、“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看电影途中的数学问题”等一系列富有讨论意义的课堂教学内容。课题与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湖小数学组的声誉,XX年底我校老师代表在杭州全国第五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上了一节研讨课“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获得了全都好评。此案例设计也在此次会议中获全国一等奖。 数学实践课的讨论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视野,增加了老师教研的力量,为数学组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XX年我们感到数学实践课的讨论,更重要的是应当把老师个人对数学的理解融入课堂,实现与编者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课堂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真正使自己成为了新课程的开发者。 在讨论课中老师

4、们着力于对教材的制造性使用。例如朱莉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老师从学生感知、激疑、顿悟、深化四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同学们沟通了在课前收集的用字母表示的各类缩写,如cctv、 nba、 nj 、xxhxx等等,在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妙用的基础上老师创设了“我比你们大14岁”这个数量关系,先让学生说一说“当你多少岁时老师多大”,学生们乐观涌跃发言之后渐渐感到可以说许多,太麻烦,产生怀疑,此时老师一问激疑“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呢?”于是学生们想到了用符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最终顿悟出“a+14”这种用简洁的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后老师支配学生自己去看书,进一步体

5、会书中“姐姐比弟弟大4岁”用“a+4”表示的意义。很明显,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奇妙的使用了教材,教材在这里只是一个文本,它只是师生开展课堂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工具,再不是唯一的素材。 3、基地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做课改的先行兵 (1)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探讨、研制、开发,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跨学科的内容组合,使数学实践活动成为多学科、多力量的组合,加深对数学实践活动外延及内涵的熟悉。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可分为专题数学实践活动与常规数学实践活动的讨论,使数学实践活动长期化、长效绽开,以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以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力量的提高。 (2)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多样

6、形式的讨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创设老师导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连动的局面。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意义、作用、方法、安排原则、适用范围等问题的熟悉与讨论,促进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学习中群体提高与个体进展的关系。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课堂的常规变化。例如讨论组织教学、学生争论沟通、老师引导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 (3)讨论数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变化规律。力求从师和生两个不同的角度重新熟悉课内、外新型的师生关系。 、校本教研工作的业绩 (1)形成了稳定的专家指导团。 我校的数学教学讨论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教研员及相关专家领导组成的比较稳定的专家指导团,市区教研员每学期多次亲临我校,详细指

7、导课堂教学实践,另外市教研员还在我校定点开展数学实践周活动,亲自讲学、上课、研讨,专家们的指导大大加快了我们的成长步伐。 (2)构建了数学讨论课体系。 我校的数学讨论课已在渐渐摸索之后显现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校内讨论课先要依据个人的讨论课题确定讨论的问题,其次是班级组内备课、试上,接着才是在全校的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的教学讨论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强调全员的参加、公平的竞争、达成共识、共同进步。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后再由执教的班级汇总资料,写出活动小结。这样的一条龙讨论不仅培育了老师个体的教学力量,同时也增加了群体的分散力。 (3)初成了常态课讨论机制。 常态课的讨论很大程度上

8、需要实行对比试验法。即在某个时期找到一个共性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课堂不断的良性循环进展。XX年上半年的讨论就是此讨论的一个实例。通过这样的讨论,引起老师们对某些问题的集体关注,集思广益,众人的力气是无穷的。 (4)扩展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拘限于课堂,我校开展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小嬉戏、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这些数学活动为学生对数学的领悟供应了更宽阔的时空。最近我们又在策划“春晓杯数学之星”全校性的竞赛活动,意在转变过去传统的数学竞赛活动,预备将其作成全员参加的大众性的数学活动。 二、数学课改工作的展望 实施数学课改以来,我们渐渐学会了 用

9、课改的新思想去科学的引导数学组的进展,去突显老师个人风格的形成。学会了处理学校数学长远的进展目标与近期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头学会了自己去思索、去实践、去体验。也真实的体会到学校是课改的讨论基地,课堂是课改的试验田,老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困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理念与行为的偏差 我校的年青老师比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较简单接受,但是在理念转化为新的行为时还缺乏理必性思索,课堂上消失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些教学形为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势。如小组争论的泛用、老师过多的铺垫性问题、活动过程的形势化等等。 2、 民主与集中的引导 在

10、课堂上老师们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学生的思维有时是无序的,学生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老师也消失了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尺度,过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引导的不到位,使学生数学思索力量的进展受到了限制。例如,算法多样化与算法的最优化之间的协调问题。 3、 预设与生成的脱离 年青老师在课堂上还存在过多的关注教案,关注老师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的即时问题视而不见,在老师心目中教案比学生重,这些教学形为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所以说新时期他对老师的训练机制及课堂调控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课改工作的开展为小西湖学校数学老师的进展供应了机遇,对学校的进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今后我们还要扩大影响,将我校的数学课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让数学成为学生的挚友,让数学成为老师进展的着力点,让数学成为我校再攀高峰的不竭动力!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