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745129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求甚解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1、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激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发明性思维的精神。2、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观点的办法。【教学媒体】投影仪。【其他】熟读课文,自学字词;思考“研讨练习三。【课时安顿】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书有千般乐趣,万种读法。这里,给大家介绍 一种全新的读书办法不求甚解。(板书课题)则,对这种办法,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大家带领思考来学习?不求甚解这篇课文。2、陶渊明在谈到自己读书的高兴体验时说:“好读书,不求甚

2、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这种读书的态度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驰名作家马南 写的一篇谈读书的文章,看一看作者对“不求甚解一词的全新阐释是什么。二、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点拨字词。2、理解文章内容:提问:(学生小组研讨,思考作答)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一词的含义的明确: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表明读书的办法:要前后贯穿,了解大意;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肯定“不求甚解 的办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办法明确:“好读书

3、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那么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办法。学生自己探究领悟,结合文章倒数第三和第二段理解答复。主要谈读书的态度和办法问题;用了引用名言(说理)和举例论证的办法。3、小结文章立意和写法特点(略)。三、拓展训练*(可选做)1、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以下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见风使舵新解“班门弄斧辩“滥竿充数辩(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那么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

4、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向前开展。这样联系现实就大有文章可做。“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观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辨析并作小结。2、圈画并熟读文中举例论证的相关句子,说说这些例子论证了什么道理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示例:文中列举了列宁指导普列汉诺夫读书的例子和诸葛亮读书所用的办法,并加以具体的分析,从而论证了 “不求甚解的读书办法所包含的精髓和实质意义。用举例论证的办法,论据典型,确凿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