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722018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案三篇篇一一、设计思想母鸡是老舍的另一篇佳作,在体会作者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过程中,紧扣文章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学便有了针对性。讲学习感悟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部分时,放在了整个文本的大背景去体验,故在此环节的处理上无过分的张扬,为体验后面的主情感母爱埋下了伏笔,并进一以贯之。最后让学生在品析词句,体会情感的学法指导下,在朗读感悟母鸡对鸡雏的平凡细节中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层层推进,勾起对母爱的回忆,从而揭示出:母亲是伟大的,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题。最后引导学生扩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二、教材分析1、课文简

2、说。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到下蛋的时候

3、,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2)对词语的理解。如

4、怨如诉: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母鸡拉长音的叫声影响人的情绪,令人讨厌。趁其不备:趁人不防备的时候。文中指母鸡在欺负自己的同类时是出其不意地下毒手,非常凶狠,让人厌恶。三、学情分析本文是略读课文,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在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四、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知道没完没了、如怨如诉等词语写作者对鸡叫声的厌烦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比较母鸡和

5、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突破方法:找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难点: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突破方法:从母鸡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学习写作方法。引导比较感悟两文异同。六、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以读为主、以生为本、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

6、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第九自然段三句话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意义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也为学生解读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提供了依托。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练笔,充分发挥了文本的情感内涵,引发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激发了情绪动机,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想象,充实

7、了内涵,深化了感受。孩子们不再是文本的旁观者,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他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他们感悟着,感染着,又感化着,从而感动着.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课时:一课时九、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手绘母鸡图片。请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吧!(板书:母鸡)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鸡。齐读课题。(此处没有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母鸡图片,而是手绘母鸡图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读完后想想你明白了什么?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

8、后发生了什么变化?3、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疙瘩可恶毒手聋子鸡雏啼叫一撮儿毛齐读,抽读。(正音:侮雏撮)4、学生汇报(我知道了作者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又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作者先是很讨厌母鸡,后来发现了母鸡很伟大,就不敢再讨厌,而是喜欢母鸡了),教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这里用课件出示词语,节省了上课的有效时间,能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阅读文本。)【三、理清思路,整体感知。】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

9、对比。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一)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在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a、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第一段:叫声烦人。(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第二段:欺软怕硬。第三段:自大、爱炫耀。随机理解句子: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这道题太简单了,()。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板书:叫声烦

10、人欺软怕硬发狂炫耀b、2、师问:它真是一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怎么样的母鸡?这是一只_的母鸡,令人_!生(讨厌)指导读出母鸡以上的品行。(二)、自主探究,围绕主题研读课文:1、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又是什么原因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话清楚的告诉我们,比比看谁先找到并画上。出示:它负责、慈(c)爱、勇敢、辛(x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学生齐读这段。(课件出示这段话,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这段从文本中挑出来展示,印象更加深刻,有助于理解中心。)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第4-10自然段老舍先生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11、、伟大,看看哪些词、句具体描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找出来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并勾画批注在旁边,母鸡的特点可以是书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受。请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学习。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预设要点:(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1)、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负责?指名回答句1负责: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挺着。引导理解:它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象

12、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什么?指名回答(好象是在告诉所有的人我什么都不怕。)歪着、挺着、看看。创设情境,引导理解: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它好象是在听什么?为什么要预备作战?它为什么还要到处看看?指名回答(它好象在听是不是有抓小鸡的坏蛋接近发出了声音;为了保护小鸡雏做好准备作战;它还不放心所以到处看看是不是真的来了抓小鸡的坏蛋。)让学生表演动作,体会母鸡在为自己孩子的安全时刻警戒着。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不论.总是母鸡的一举一动,让你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负责)板书看到一只这么负责的母鸡你们会讨厌吗?(

13、不会),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2)、它不仅是一只负责的母鸡,还是一只慈爱的母鸡,哪些句子又具体写了母鸡的慈爱?指名汇报句2慈爱: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引导理解:它为什么要先啄一啄?又为什么要放下呢?指名回答(啄一啄是为了试试能不能吃;放下是为了让小鸡吃。)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引导理解:它为什么消瘦了?指名回答(因为它把吃的都让给了小鸡雏,自己还饿着,所以消瘦了

14、。)母鸡为了自己的儿女,宁可自己挨饿,很明显的让我们感觉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慈爱)板书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纵容、溺爱自己的孩子)身边有一只那么慈爱的母鸡你们还会讨厌吗?(不会)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3)、它负责、慈爱还很勇敢,哪些句子能体现它勇敢呢?指名回答句3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假若.一定.连.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来了黄鼠狼。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引导理解:为什么大公鸡会怕它?指名回答(因为为了让小鸡能吃饱,它敢和大公鸡拼命,所以大

15、公鸡怕它。)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引导理解:从顶字体会到什么?它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首先就把它吃掉吗?指名回答(顶是很、非常的意思;为了小鸡它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所以它不怕被吃掉。)对比学习:同样是叫声,而且母鸡警告鸡雏时及夜深人静时那顶尖锐、顶凄惨的叫声肯定比白天下了蛋后发了狂似的叫声更刺耳,那为什么作者却不敢再讨厌那叫声了呢?(懂得母鸡都是为了保护她的孩子在叫,所以,这样的举动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了。)它的每一次放声啼叫、每一次出击都是为了儿女,你们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勇敢)板书身边有一只如此勇敢的母鸡你还能讨厌它吗?(不敢)所以作者要大声告诉所有的人-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4)、它不但负责、慈爱、勇敢,而且十分辛苦,那一句最能体现它辛苦?指名回答句3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土,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多少多少。引导理解:多少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鸡为什么一天要教鸡雏这么次?它累不累?指名汇报(很多次、无数次;它很累。)它为了儿女,任劳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