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721073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论文小学低段美术写生教学初探【内容提要】 写生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初学画的人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感受和表现物象形态主要特征的能力,同时也是锻炼凭记忆和想象再现和创造形象的能力,从而促进创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积累材料的手段。在儿童六、七岁时,正处于图式期向写实萌芽期的过渡时期,其绘画表现逐步趋向写实。此时正是儿童进行写生教学的黄金时期,所以,从幼儿一开始进入到小学阶段就该开始写生教学。 【关键词】 写生 观察能力 绘画 近几年来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引进各种教育方法,在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颇下功夫,并获得了不少富有价值的成果。在写生教学上虽有一定

2、的研究,但这些的研究都只停留在高段的写生课上很少把写生教学运用到低段。由于从小缺少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到了高段就出现了绘画能力断层的现象,由开始的爱画到变得开始厌画,作业开始出现敷衍了事,随便涂鸦,阻碍了教学的进度。所以,美术的写生教学还需从低段开始。那么,为什么要写生?写生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初学画的人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感受和表现物象形态主要特征的能力,同时也是锻炼凭记忆和想象再现和创造形象的能力,从而促进创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积累材料的手段。在儿童六、七岁时,正处于图式期向写实萌芽期的过渡时期,其绘画表现逐步趋向写实。此时正是儿童进行写生教学的黄金时期

3、,所以,从幼儿一开始进入到小学阶段就该开始写生教学。由于低段学生他们的绘画处于由“记录阶段”向写实阶段转变的过程之中,我们在教学时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一、走出“概念绘画”的框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儿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在不少儿童的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概念化的东西,比如:太阳总是画在角落,屋顶都是三角形的,小树都是圆形的,儿童画人就会画一种面孔,不管画多少人全是一个摸样。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教师概念化的教学产生的后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儿童靠主观记忆来画,从不注意观察物象的特征。往往越是常见的越是视而不见,这就是为什么小树永远是绿的,小花永远是红

4、的一样。写生教学的好处可以培养孩子注意观察的习惯。低段的孩子观察的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对观察的形象还不知道区别和识记,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绘画的时候,不能代替学生去观察,不要急于把自己知道的,或是看到的直接告诉他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这需要我们老师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看,要有计划的,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来看,并要求孩子静下心来认真看。看,要怎么看?不能泛泛的看,要看得透彻,比较着看,还要边看边交流,看到的多,画的时候就具体,画时尽量把能看得到的细小花纹也给画出来,下笔要果断、大胆,这样就一定能画出“形”来。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做到“

5、不教”更胜“教”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在辅导孩子时说:“不需要给儿童讲过多的知识,只要认真启发感受,帮助儿童分析对象特征,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自己大胆果断地去画的信心,儿童就能自己画。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因为,过早地去要求和讲解绘画的知识,如比例、透视等,都妨碍了他们去观察和表现,成了他们身上的枷锁,事实上这些技法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等于“对牛弹琴”。如何做到“不教”更胜“教”,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教具体的方法,还是得凭着自己的感受,从他们认为最顺手的地方起笔。提醒他们如何去注意看特征,并要求他们下笔之后,不要把笔抬起来,运笔要慢,要认真,一笔画

6、到头,画错了没关系,再画一条线,不许涂改。要经常鼓励儿童大胆去画,利用语言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形象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语言要朴实,富有童趣,还要抓住孩子感兴趣的点来引导,比如:我抓住了孩子喜欢探寻新事物的特点,把树叶扩大,整个画面呈现的是叶子的像网格一样的叶脉,让学生来猜一猜。就像预设的一样,学生的“谜底”五花八门,唯独猜不到是树叶。当我把扩大化了的树叶慢慢地缩小,学生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此时孩子们心情激越,他们的情绪与求知欲被我调动起来。此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树叶发到他们手里,并让他们用放大镜仔细的照一照,找一片最喜欢的画一画。这时还怕他们不敢画,不会画了吗?又如:画玉米,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一粒

7、玉米粒,让学生猜一猜,再继续画更多的玉米粒,渐渐的玉米粒一粒紧挨着一粒,到最后形成了一个玉米。学生无比新奇,也跃跃欲试,这时,我马上布置作业,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玉米还长胡子了,它的胡子长在哪呢?玉米还穿衣服了,它的衣服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瞧瞧你的玉米,并把它画下来。同学们的绘画积极性很高,观察的也很仔细,作业质量很高,如图 这几张都是一年级孩子刚入学时的作品,看到这几张画,是否有种无师自通的感觉。绘画是不需要你过多的示范,也不需要在一开始就传授过多的技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看法去替代孩子,约束孩子,要爱护他们纯真的艺术,帮助他们总结画上的优点,技法不教自会表现

8、出来。三、创造性使用教材,因材施教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体验、描画,符合学生特点。我们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绘画水平,分析写生对象的特点和活动的重难点,选择线条相对简单而又贴近生活的实物,如:车、房子、水果、玉米等。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为20周40课时,美术教材内容偏少,所含的写生课程更是少的可怜。剩余课时也需要我们美术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自主安排,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些时

9、间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开发相关的内容进行写生教学。附: 日常美术课堂写生教学安排表年 级版本学期教材中的写生课程内容结合教材重构的写生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拓展的写生课程一年级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学期新朋友画画叶子生活中的基本形来来往往的车辆小小水果店秀秀我的玩具水果写生有趣的积木玉米第二学期我的老师叔叔阿姨镇忙神奇的大公鸡大牛和小牛奇妙的昆虫热带鱼乐园各种各样的球漂亮的瓶子仙人掌二年级第一学期好大的向日葵小闹钟我的老师自己做帽子小小建筑师爸爸妈妈真忙下雪了画树干漂亮的帽子凳子画画角落第二学期处处有鲜花可爱的猫咪奔跑的动物花瓶老牛和小牛彩蝶飞飞泥塑大象大家来运动玩具汽车小小自行车校园里的树画画

10、我的同学一画螃蟹四、利用多种材料,加强练习古有“读书百遍,其意自显”的道理,更有“熟能生巧”的典故,绘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这样的毅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显然硬逼着孩子苦练不是办法,绘画还是重在培养兴趣。常规的工具材料单一,方法固定,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从而降低学生绘画积极性。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不断的观察学生,不断的进行创新,为此,开辟出了一些新的练习方法。1、 用色块堆积的方法把色彩当成一块块的砖头,用油画棒堆积在砂纸上、报纸上,这样的画绘画难度低,对于外形的要求不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

11、是比较注重色彩的感觉,可以训练色彩的敏感度。2、 工具的多种运用绘画的工具繁多,有水彩笔、记号笔、马克笔等等,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比较喜欢的工具来作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提供给孩子使用,如:使用过的纸盒子,拆开,利用里面的空白写生家里的花朵,按照折痕反面折好,一个全新的盒子就折好了。这样的方法无形中把写生和设计应用巧妙的结合了,学生乐画,教师乐教。当然,写生的教学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能力的培养更不是一朝一夕间促就的。但,写生教学是重要的。作为低段的美术老师的我们更要重视起写生教学,不断的研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做好领头羊。【参考文献】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