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718502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罩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说明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工艺性分析11.1零件图分析11.1.1零件结构分析11.2工艺性分析21.2.1尺寸精度21.2.2材料分析21.2.3拉伸工艺性分析22工艺方案的确定32.1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32.1.1工序数目的确定32.1.2工序顺序的确定33工艺设计与计算43.1坯料尺寸的确定43.2模具冲裁部分设计与尺寸的确定43.2.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43.2.2冲孔部分刃口尺寸计算43.3排样53.3.1确定搭边值53.3.2条料宽度的确定53.3.3排样的确定63.4模具拉深部分设计与尺寸计算63.4.1确定拉伸次数63.4.2拉深凸凹模间隙的确定73.4.3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73.4.4拉深

2、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73.5冲裁力的计算83.5.1冲裁力的计算83.6拉深力的计算83.7压力中心的计算93.8橡皮垫的选择及压边力的校核93.8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104模具整体结构的确定114.1拉深部分结构的确定114.1.1拉深模方案的确定114.1.2拉深模结构形式的确定114.2推件装置的确定114.3模架的选择114.4导向装置的选择124.5操作方式的选择125设备的选择136 装配图的绘制14参考文献. 15. v.1工艺性分析1.1 零件图分析1.1.1零件结构分析图1.1 防火罩零件图如上图所示,该零件为圆筒形件,总高14.5mm,外径37.9mm,壁厚0.3mm,筒底部

3、右侧有一方形孔,左侧矩形区域内为一内凹区,尺寸如图。1.2工艺性分析1.2.1尺寸精度由于影响拉深件精度的因素较多,故不应对其有过高的精度要求。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图上尺寸为一般精度,冲压可满足零件尺寸要求。1.2.2材料分析用于拉深成形的材料要求具有高的塑性,低的屈服点和大的板厚方向性系数,而硬度高的材料则难于进行拉深加工,板料的屈强比s/b越小,冲压成形性能就越好。一次拉深的极限变形程度越大,厚向异性指数r1时,宽度方向的变形比厚度方向的变形容易;r值越大,在拉深过程中越不容易产生变薄和发生断裂,拉深成形性能越好。在金属板料中,含碳量小于0.14

4、%的软钢、软黄铜(含铜量6872%)、纯铝及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拉深性能。此零件所用材料为10号钢,属于优质碳素钢,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和拉深性能,其部分力学性能如下表所示:表1.1 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材料名称抗剪强度/Mpa抗拉强度b/ Mpa屈服强度s/ Mpa延伸率10/ %弹性模量E/103Mpa数值10255333294432206291941.2.3拉伸工艺性分析制件为无凸缘圆筒形零件,要求外形尺寸,对厚度变化没有要求。制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凸模圆角半径,大于制件圆角半径0.5mm,故在拉伸后冲孔时应对圆角进行修整。尺寸按公差表查得为IT12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制

5、件公差等级的要求。2 工艺方案的确定2.1 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根据对零件图的分析,其冲压基本工序可初步定为:落料拉深冲孔。2.1.1 工序数目的确定由于大批量生产,所以冲压加工过程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满足生产要求,可要求工序数目尽量减小,应尽量把工序集中起来,采用复合模或连续模进行冲压,很小的零件,采用复合或连续冲压加工,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安全生产。 由于本制件结构比较简单,基本工序只有三个,故可将三道工序集中到一套模具上完成,工艺方案确定为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2.1.2 工序顺序的确定下料落料、拉深、冲孔3 工艺设计与计算3.1 坯料尺寸的确定圆筒形拉深件毛坯直径式中 毛坯直

6、径,;圆筒内径,;圆筒内圆角半径,;圆筒直壁部分高度,。23.2模具冲裁部分设计与尺寸的确定3.2.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由于制件落料部分结构比较简单,故凸凹模采取分开加工,按照精度等级IT13级查表,工件尺寸公差为,故落料件外形尺寸为(1)落料凹模直径式中落料件公差,;系数,按照公差等级IT13级查表,=0.75;凹模制造公差,查表知:(2)落料凸模直径式中凸凹模最小间隙,查表2.3得;凸模制造公差,查表知:。3.2.2冲孔部分刃口尺寸计算由于制件冲孔部分结构比较简单,故凸凹模采取分开加工,孔圆弧部分尺寸为,两直边部分宽(1)冲孔凸模直径式中冲孔件公差,;系数,按照公差等级IT13级查表,=0.

7、75;凹模制造公差,查表知:(2)冲孔凹模直径式中凸凹模最小间隙,查表2.3得;凹模制造公差,查表知:。(3)孔直边部分凸模宽度(4)孔直边部分凹模直径3.3排样3.3.1确定搭边值搭边:排样中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余料或工件与条料边缘间的余料称为搭边。搭边的作用:(1)补偿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步距误差、送料歪斜误差等原因而冲裁出残缺的废品。(2)还应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送料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制件质量,沿整个封闭轮廓线冲裁,使受力平衡,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断面质量。查表2.8得:工件与工件间搭边值a=1.0,工件与侧边搭边值a1=1.2,考虑到坯料较薄,实际取搭边a=2

8、,a1=2。13.3.2条料宽度的确定 条料宽度确定的原则是:最小料宽度要保证冲裁时工件周边有足够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能要保证冲裁时在导板中间顺利地送进,并遇到半中间有一定的间隙。无侧压装置的的条料宽度:式中 条料的公称宽度,;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查表2.9,取0.51;条料宽度的公差,查表2.9,取0.1。13.3.3排样的确定根据搭边尺寸和条料宽度,确定排样方法。如下图所示图3.1 冲裁件排样3.4模具拉深部分设计与尺寸计算3.4.1确定拉伸次数工件总的拉深系数相对厚度查参考文献1表5.8,制件的极限拉深因数因此,一次拉深即可成型。3.4.2拉深凸凹模间隙的确定拉深间隙是指单边间隙,

9、间隙值应合理选取,否则过小会增加摩擦力,使拉深件容易拉破,且容易擦伤表面和降低模具寿命;过大,又易使拉深件起皱,且影响工件精度。查表5.15,圆筒形件拉深因数13.4.3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对于一次拉深成形,拉深模的尺寸与公差直接决定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因此,其凸模和凹模及其公差应按零件的要求来确定。零件的内形尺寸有要求时,凸模尺寸凹模尺寸 式中 凸模尺寸;凹模尺寸;拉深件内形基本尺寸,37.3;凸模的制造公差,查参考文献1表5.16得=0.02;凹模的制造公差,查参考文献1表5.16得=0.03。3.4.4拉深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可按经验公式确定:式中 凹模圆角半径,;毛

10、坯直径,59.5;凹模内径,37.3;材料厚度,0.3。由于该制件属于浅拉伸,凸模圆角半径应与制件一致,故3.5冲裁力的计算3.5.1冲裁力的计算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理论冲裁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安全系数,取0.3;冲切断面积,;材料厚度,;材料抗剪强度,查表取300;冲裁周边长度,落料时;冲孔时为26(CAD测量 )。故(1)落料冲裁力(2)冲孔冲裁力3.6拉深力的计算在确定拉深件所需压力机吨位时,必须先求得拉深力,查表1-3-53,无凸缘的筒形零件,所需拉深力3式中 筒形件直径,根据料厚中线计算,取37.6;材料厚度,0.3;材料抗拉极限,10钢294432MPa,取350MPa;系数,查表

11、取0.7。任何形状零件拉深时的压边力筒形件拉深时的压边力式中 单动压力机上拉深的单位压边力,取3MPa。总的拉深力3.7压力中心的计算冲裁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合力的作用点。冲模压力中心应尽可能和模柄轴线以及压力机滑块中心线重合,以使冲模平稳的工作,否则滑块就会受到偏心载荷,使模具歪斜,间隙不均,从而导致冲床滑块与导轨以及模具的不正常磨损,降低冲床和模具的寿命。所以设计模具时必须使其通过模具的轴线,从而保证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冲床滑块中心重合。取拉深件中心为坐标原点,设原点至压力中心距离为,则解得故压力中心处于制件中心偏右处,但是由于冲裁与拉延并不是同时发生,故导向装置难免承受一定的侧向力。3.8橡

12、皮垫的选择及压边力的校核初选橡胶垫尺寸为的圆柱形结构。其形状因数弹性模量 MPa式中 修正因数,查表,取1.1;近似弹性模量,查图3.28,取1200MPa。橡皮垫承受载荷 式中 弹性元件受力作用面积,;弹性元件的高度,;最大压缩量,。满足压边力要求。3.8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拉深模的闭合高度(H)是指滑块在下止点位置时,上模座上平面与下模座下平面的距离,即取207式中上模板厚度,40;下模板厚度,45;垫板厚度,;凹模高度,59.5;凸模厚度,64;零件高度,14.2;安全距离,。4模具整体结构的确定4.1拉深部分结构的确定4.1.1拉深模方案的确定经过对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适合拉深成形,本设

13、计采用单动压力机上拉深。4.1.2拉深模结构形式的确定查表5.1:式中 板料厚度, 毛坯直径,故模具结构需采用压边圈拉深。1本设计拉深模结构采用带压边圈的倒装式结构,采用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可采用通用的弹顶装置(弹性压边装置)。4.2推件装置的确定推件装置有刚性和弹性两种。弹性推件器一般装于下模座下面,与下模板相连。这种装置除有推出工件的作用外,还能压平工件,还可用于卸料和缓冲。刚性推件器一般装于上模,推件力大切可靠。其推件力通过打杆推板推杆推块传至工件。4.3模架的选择本设计选用复合模。模架选用后侧导柱模架,导柱安装在后侧,从前侧送料,操作比较方便。其下模座主要参数如下表5.1:表5.1 下模座GB/T2855.6主要参数主要参数凹模周界HhL1LBD0数值170170-4535180主要参数SA1A2Rl2D数值1801152054280-上模座主要参数如下表5.2:表5.2上模座GB/T2855.6主要参数主要参数凹模周界HhL1LBD0数值170170-40-210主要参数SA1A2Rl2D数值2101152054280424.4导向装置的选择导向零件可保证模具冲压时,上、下模有一精确的位置关系。在中、小型模具中最广泛采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