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71662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诫子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诫子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诫子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诫子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诫子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对语文课程理念以及指导思想的阐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诫子书一课,在重视初中文言文知识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

2、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思想。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学习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3、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学生对于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另外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的积累,只要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掌握课文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习还需要再深一步。(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1、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2、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调动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课堂则是学生的舞台,教师是导演,搭台引导学生入戏,不喧宾夺主,充分的让位给学生,只在必要的时候穿

4、针引线,让学生在诵读了解大意之后深入品读,由浅入深地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朗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各项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也能逐步学会学习。(四)技术准备、前期的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对于这篇议论性的文言文,多媒体技术有一定程度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有其内在的优势,但仅凭一本书、一张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难度很大。而多媒体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呆板枯燥的不足。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够创设仿真情景,使用语言很难描述或无法表述的问题形象、生动、直观、简单,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初一学生对于诫子书课堂教学的态度从总体上看积极的,这反映出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对人

5、文性文章的逐步接受和认可。不过,在前期预习情况来看,问题也存在。譬如在预习“诸葛亮有哪些事迹?”时,部分同学打不上来,或者仅能说出一个。这充分证明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阅读方面的欠缺。这不仅需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要想法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主动读。三、教学设计简案诫 子 书【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诵读课文,掌握词句意思;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2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

6、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方法】 提问法 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家人给我的书信。示范性读上一两段信中内容。这是我的家人对我的谆谆教诲,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的一篇具有道德劝诫意味的书信诫子书 (板书课题)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作者是诸葛亮。二、 讲授新知(一)预习检查 你了解诸葛亮哪些事迹?(二)走近作者(三)背景介绍(四)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2)注意词句停顿。

7、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标注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白的语句画出来)3.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4.学生齐读全文。(五)疏通文义1.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遇到困难可与小组成员交流探讨,教师要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简洁精辟)2.小组之间进行比赛3.学生质疑(六)理清结构提示:提出论点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论证总结,告诫儿子珍惜时光,有所作为。板书: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学习、做人)(七)疑难解析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本

8、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3、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明确;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由此引出阐述“志”“学”“才”的关系?(八)拓展延伸提问:你还能想到有关立志的素材吗?提供给学生关于立志等古今名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熟读。(九)内容回顾,课堂小结。(1)学习精辟严密的论证。(2)从总结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中感受诸葛亮的高洁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十)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2、整理与

9、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3、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示四、教学反思诫子书是人教版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作品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高风亮节。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可以说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优秀之作。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

10、家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诫子书的深刻内容,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升华他们的灵魂和良知,启迪他们的思维。 由于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及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所以我决定一改以往的传统讲法,从引导学生熟练的诵读课文入手,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的疏通课文和理解文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共同解决;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过,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不足。譬如教学用具事先没有准备充足,因为第一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粉笔、板擦等常用教具竟然没有准备充分,造成导入环节后没能及时书写标题(这是本人的严重疏漏);其次,初一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但是本课的探究环节明显不足,只解决部分同学的疑问,问题的延展性不强;最后,教师教学语言有待丰富,期待日后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