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71620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王红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二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王红燕单 位新乡市牧野区新飞大道小学课题名称不懂就问学情分析分析要点:本课设计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在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资源使学生对孙中山这一人物有了初步了解,进而产生好奇。在生字词教学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做连线、仿写词语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对生字的音、形、义真正达到了心领神会,而且也使学生达到了在学习中积累词语的目的。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把握教材重难点,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使学生充分感悟人物的精神,认识到“不懂就问” 的好处。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与能力;2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2、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新字、新词。2、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1、谈话交流,激发情感。(出示中山陵的图片)师:同学们,这是南京的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每年都有无数的国内外华人和侨胞到此瞻仰,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出示孙中山画

3、像)同学们,你们了解孙中山吗?(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2、导入课题,指导书写。师:孙中山这位伟人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使人敬仰的一生,是值得后人永久纪念的一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就是讲这位伟人小时候求学的故事,相信从中你又会有许多的启示。(出示孙中山小时候的图片和课题)来,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3、质疑课题,引导读书师: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同学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疑问,那么,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回忆旧知,认识生字。师:同学们,认读生字是我们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现在我们先来看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哪些你已经认识

4、了?师:书上的生字你们记住了吗?谁来领着大家读一读?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当中有些字不光有文中的读音,还有其他的读音呢?请同学们看一看,一起读一读。2、认读新词,理解词语。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看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什么是“私塾”?“戒尺”是什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出示图片)。师: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告诉我们:书多读几遍,其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那么,就请大家再读课文,试着理解自己划出的词语。师: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吧,现在咱们就做一个连线游戏,看看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3、练习仿说,积累词语。师:同学们, “一字不错”表示一

5、个字都没有错。那么谁能照这个样子也写几个“一()不()”的词语。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个成语“鸦雀无声”,(幻灯16)这是一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就是用动物的特性来说明词语的意思。你能也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说说收获。师:大家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哪位同学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师:读了这么多遍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自读自悟,质疑解疑师:同学们自读了课文,刚才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你能回答吗?谁来说说你已经解决了哪个问题呢?师:对,是孙中山向先生提出了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孙中山为什么要不懂就问?孙中山

6、是怎样问的?问的结果又是什么?就让我们深入课文,用心去读,去感悟吧!(四)细读课文,深入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再结合你搜集的有关资料,想一想:私塾里的先生是怎样教书的?孩子们又是怎样读书的?2、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1)开发想象,体会孙中山的好学和勇敢师:这一天,孙中山在私塾里照例跟着先生读读背背,谁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师:对,孙中山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想的并没有错,可他为什么还要“壮着胆子(变色)”站起来问呢?课文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空白,但也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课文的插图,想一想,孙中山

7、在“壮着胆子”站起来向先生提问前都想了些什么?(2)比较句子,理解词语。师:是呀,同学们由刚才摇头晃脑高声念书到都被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现在,请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一样吗?有什么区别?(3)了解同学们的表现,对比体会。师:通过比较句子和“换词法”,我们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让我们再回到书中,看一看同学们的表现。师:同学们为什么会吓呆了?教室里为什么顿时鸦雀无声?那么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4)从先生的话中揭示道理师:同学们的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吗?先生听了孙中山的提问后又是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四至六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师:那么,孙中山为什么从此养成了不懂就主动问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五)总结全文,升华拓展。1、总结全文,情感体会。师:“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理解的这句话的?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向孙中山说些什么?2、拓展资料,升华感情。师:(讲其他大科学家勤学好问的故事)同学们,这些伟人们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在生活和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不懂的事情,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3、总结板书设计作业或预习自我评价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