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701745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农业大学教案20142015 学年第 2 学期课 程 名 称中药资源与开发课程代码B5100002课程性质选修学时数16授 课 班 级质检1201、1202、1203、1204主 讲 教 师吴昊职 称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陈海华教研室农产品加工教学院长孙庆杰开课院(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二一五 年 三 月青岛农业大学教案课程名称中药资源与开发授课专业质检班级12级1-4班课程代码B510000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文化素质课程( )课程目标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中药资源的基础理论以及中药资源的分布,中药资源调查、道地药材的形成,新资源的寻找,种质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的可持

2、续利用,并将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食品工业联系起来,为新型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授课教师吴昊职 称副教授单 位食品学院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 验( ); 田间观察( );教学实习( ) 考核方式课堂提问( );考勤( );课堂小测验( );作业( );课程论文( );实验操作( );闭卷考试( );开卷考试( )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24 学时学分数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24 学时; 实验课 学时; 田间观察 学时教学实习 学时;教材名称 中药资源学作 者杨世海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指定参考资料中药资源学作者方成武,王文全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科学出版社,2005授课时间

3、 2015 年 6 月 9 日(第 14 周)至 2015 年 7 月 2 日(第 17 周)星期 二 第 8-9 节;星期 四 第 1-2 节;星期 第 节备注注:表中( )选项请打“”授课时间第 14 周;星期 二 第 8-9 节;总第 1 次课教学题目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资源与环境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验( );田间观察( )教学实习(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授课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视频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以传统讲授为主,PPT、视频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药资源的概念、萌芽、历史及形成发展,以及

4、国内外天然药物资源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及现状。了解与中药资源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共享资源。掌握中药资源与我国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了解中药资源与我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内容提要与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知识点提要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第一节 中药资源与气候一、气候的形成 二、气候要素及其指标 三、我国的气候资源1、我国气候的特点 2、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3、我国气候区划 4、气候条件与中药资源第二节 中药资源与土壤一、土壤的形成及其构成 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三、我国的土壤资源 第三节 中药资源与社会环境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中药资源需求的动力源

5、泉 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四、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的重要社会条件首先提出案例大家进行讨论:当生病的时候,你选择吃西药还是中药?为什么?引入绪论部分,我国中药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接下来介绍中药资源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重点为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中药资源的影响。教学重点1、把握我国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外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历史及现状。2、中药资源与气候及土壤的关系。教学难点1、寻找新的天然药物的研究途径。2、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与中药材资源的关系。作业、讨论及辅导1、中药资源的特点有哪些?2、我国的气候资

6、源和土壤资源对中药的分布有什么样的影响?3、社会环境对中药资源有什么样的作用?课后小结下次课预习要点需要预习的下次课的要点为: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自然分布和中药区划的原则参考资料课程开设总学时,课堂讲授、实验及其它教学时数:总学时:16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16学时使用教材、参考书或说明:【格式】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举例:1 杨世海. 中药资源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2 方成武,王文全. 中药资源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

7、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授课时间第 14 周;星期 四 第 1-2 节;总第 2 次课教学题目第三章 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验( );田间观察( )教学实习(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授课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视频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手段:采用以传统讲授为主,PPT、视频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重点了解民间药和民族药的地位、特点以及在中药资源开发中的利用地位;了解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特点,同时明确中药区划的目的、任务

8、和意义,重点了解中药区划的原则依据。教学基本内容提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第三章 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第一节 中药与民族药和民间药一、中药和中药材 二、民族药 三、民间药第二节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一、药用植物的种类 二、药用动物的种类 三、药用矿物种类四、中药资源种类特点 五、全国中药资源种类情况第三节 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一、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域 二、华北暖温带区域 三、华中亚热带区域 四、华南亚热带热带区域 五、西南亚热带区域 六、西北干旱区域 七、青藏高原区域第四节 中药资源区划一、中药区划的目的与意义 二、中药区划的原则 三、中药区划的措施 四、区划系统和命名 五、我国中药区划复习、提问上

9、节课内容,并讨论你所知道的中药种类有哪些?在你家乡有哪些中药资源? 列举出几种常见的中药,引入中药与民族药和民间药的定义。通过分析中药资源的种类,介绍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阐明我国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和措施。最后5分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总结。教学重点1、掌握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的环境特点和中药资源分布状况。2、掌握我国中药区划的原则。3、区分中药与民族药、民间药。教学难点1、掌握中药区划的目的、任务和原则依据。2、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作业、讨论及辅导1、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2、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有什么特点,分为几个自然分布区?3、请试述我国中药区

10、划的原则。课后小结下次课预习要点需要预习的下次课的要点为:地道药材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我国不同地区的代表性地道药材参考资料课程开设总学时,课堂讲授、实验及其它教学时数:总学时:16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16学时使用教材、参考书或说明:【格式】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举例:1 杨世海. 中药资源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2 方成武,王文全. 中药资源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

11、.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授课时间第 15 周;星期 二 第 8-9 节;总第 3 次课教学题目第四章 地道药材资源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验( );田间观察( )教学实习(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授课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视频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以传统讲授为主,PPT、视频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地道药材的概念与含义、形成原因以及对现代中药开发研究的意义,同时要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了解其特点以及新的资源开发前景。教学基本内容提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第四章 地道药材资源第一节 地道药材的形成和发展一、地道

12、药材的概念及特征 二、地道药材的成因 三、地道药材的变迁与发展 四、地道药材的调查研究和品质评价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一、东北地区的地道药材(关药) 二、华北地区的地道药材 三、西北地区的地道药材第三节 华东及中原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一、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地道药材 二、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区的地道药材第四节 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一、西南地区的地道药材 二、青藏高原的地道药材第五节 华南及福建南部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一、广东和广西等地区的地道药材 二、海南及福建南部等地区地道药材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并讨论你所理解的“地道”和“道地”的区别,引入“地道”和“道地

13、”的定义。请大家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道中药材资源。介绍我国不同地区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最后5分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总结。教学重点1、了解历代本草对地道药材概述和地道药材的形成原因;2、掌握我国各地区的地道药材资源,了解其特点以及新的资源开发前景。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利用现代研究手段,使地道药材得到新的开发。作业、讨论及辅导1、论述道地药材的成因。2、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意义及研究方法。课后小结下次课预习要点需要预习的下次课的要点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参考资料课程开设总学时,课堂讲授、实验及其它教学时数:总学时:16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16学时使用

14、教材、参考书或说明:【格式】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举例:1 杨世海. 中药资源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2 方成武,王文全. 中药资源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授课时间第 15 周;星期 四 第 1-2 节;总第 4 次课教学题目第四章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验( );田间观察( )教学实习(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授课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当堂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