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70040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2013届高三化学(新课标)复习方案总体设计荆州沙市五中高三备课组 设计指导:荆州沙市教科院 魏 凯一、2012年高考化学(理综)试卷分析对过去的,尤其是前一年的高考命题的研究,目的是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跳出凭经验、走老路,程式化复习的框框,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 (一)试题特点2012年的理综化学题型为第7-13题七个选择题共42分,第26-28题三个非选择题共43分,第36-38题三个题中选做一题15分。即“7+3+1”模式。1、考查基础知识这套化学试题在考查考生能力的同时,仍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中学化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如第10题考查同分异构现象;第1

2、3题考查元素推断;第26题考查无机物的制备;第27题考查氯气的制备原理等。在化学用语方面,除了电子排布式、有机物结构简式外,着重考查了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尤其第26题对离子方程式的考查,力度之大,应引起备考学生的高度重视。2、考查多种能力这套化学试题考查了学生多种能力,以下两方面考查比较多:(1)图像分析能力。第27题围绕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变化图像,提出五个问题,分别设计平衡常数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对图像的分析和规律应用能力,本题难度较大,对考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要求较高。平时靠死

3、记硬背,对化学原理理解不深刻的学生难以得分。(2)数据处理能力。这里包括两方面的考查:首先是利用化学基本规律列出计算过程,其次是通过计算给出最后结果。整个化学试卷中涉及数据处理的问题,在必做题有五个小题,选做题中有两问。其中必做题只有26题第(1)小题要求计算过程,其它四个小题只要最后计算结果。选做题37题第(6)小题第一问要求列式并计算,第二问要求列式。这些考题对于掌握了化学原理、但计算常常出现简单错误的同学很残酷。3、重视“新增内容”新课程使用了新教材,新教材版本多样化且在不断翻新,其中增加的内容有核外电子排布,化学平衡常数、电离能、新型电池、分子空间构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等。这些内容都具有浓

4、重的科技气息,展示了化学理论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如第27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第26题考查了高容量电池,第37题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比较、分子立体构型等。这些“新增内容”备受命题者的宠爱,充分彰显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课改实验区化学科命题策略。(二)问题与思考理综化学试题虽然体现了“立足基础知识、突出必修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等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特点,但试题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与推敲的地方。1、探究性不足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性试题的面世,是化学高考改革中的一大里程碑。遗憾的是,2012年的新课标卷上这种题型的缺席。命题者仍然考查了旧教材

5、中溴苯的制取和提纯,表面上使用了中学化学不常用的三口烧瓶,但试题考查的内容没有创新之处,有新瓶装旧酒之嫌。2、文字表述能力考查不足;计算能力考查量过度在答题分析原因时,要求学生的文字表达既要流畅、符合逻辑和化学语言的规范,又要表述简单、准确、全面。整套试题只有在选做题37题中有说理题,其他题目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没有考查。相反,计算的考查量过大是考生普遍抱怨的焦点。尤其是有些问题化学原理难度不大,但计算数据复杂。第27题第(2)(4)小题,没有列式分,只有计算结果分。这种轻化学原理、重计算“工具”的考查方式值得商榷。二、本校高三学生现状分析目前,面临荆州城区大量优质生源涌入荆州中学和沙市中学的现状

6、,以及选择文科人数日益增多的趋势,本届高三理科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尖子生不突出。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分化较大。12、13、14班情况较好,1、6、7班中等,2、8班较差。新增一个复读班,化学中等生较多,尖子生较少。学生在复习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基础知识不牢固。在以往的试题中有的题目考查的知识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但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原理理解不深入,对概念了解不全面,因而思维受到制约,从而影响学生的得分。2、思维能力不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对能力的要求高,因此学生在解答时觉得较吃力,其实试题难度并不大,由于学生的解题能力弱甚至有缺陷而造成

7、思维难以展开。3、文字表达不准确。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表达不准确,加上没有应用专业术语,从而难以表达出准确的含义,难以按照试题的要求答题,当然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应有的丢分。4、答题规范不到位。一些学生由于粗心大意或审题不认真而忙于动手答题,答题丢三落四,要点和层次不清楚,而还有一些学生答题又没有规范性,从而影响得分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与其他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想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三、具体复习计划(一)复习思路:高考化学备考复习我们准备分为四轮进行,第一轮复习为系统复习阶段,主要以按章节进行复习;第二轮

8、复习为专题突破阶段,主要以按知识点进行复习;第三轮复习为模拟训练阶段,主要以综合训练进行复习;第四轮回扣复习,主要是回扣课本、回扣错题集,防止基础知识失分。第一轮:章节复习(6个月) 1、 必修1:共2个月2、 必修2:共半个月3、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4、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半个月5、 选修5:有机化学共1个月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1、小专题(1个半月): 9个小专题2、大专题(1个月):(1)化学计算 (2)综合实验 (3)有机合成题 (4)无机推断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半个月)第四轮:回归课本(1周)(二)具体安排:一轮复习全盘点:模块及时间章节内容节课时章课时起

9、止日期必修一共36课时(9月10月)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1课时6课时9、19、5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课时8课时9、69、19第二节 离子反应2课时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2课时11课时9、2010、11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第三节 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第四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11课时10、1210、28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

10、中的元素氯2课时第三节 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必修二共13课时(11月上、中旬)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2课时8课时10、2911、4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课时第三节 化学键1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第六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1课时5课时11、511、11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1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选修四共36课时(11月下旬1月中旬)第七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节测试4课时4课时11、1211、18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3课时1

11、3课时11、1912、4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3课时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4课时第九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3课时16课时12、512、27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滴定3课时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4课时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4课时第十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 化学电源2课时7课时12、281、8第二节 电解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3课时选修三共11课时(1月下旬)第十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11课时1、91、25第二节 分子结构与性质2

12、课时第三节 晶体结构与性质2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4课时选修五共20课时(2月份)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命名2课时20课时1、262、28第二节 烃和卤代烃3课时第三节 醇 酚3课时第四节 醛 羧酸 酯3课时第五节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2课时第六节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3课时本章小结与测试4课时二轮复习大盘点:、时间专题内容考纲要求高考预测编写人小专题小专题小专题3、13、4专题一 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3、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理论,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其考查形式主要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联系,包括计算、产物价态的判断、完成氧化还原方程式、结合电化学等,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 徐鹏3、53、8专题二 元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之间的关系。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3.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以第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围绕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考查,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全面考查,

14、两种形式兼而有之,复习时要把握好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 李瑛3、93、12专题三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3.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原子组成的考查主要借助于最新科研成果,是联系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这一部分内容概念多,易混淆,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对原子的组成,元素与同位素的关系化学键与物质组成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0电子和18电子微粒的结构,很容易突破这一考点。 李运武3、133、17专题四 离子反应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和判断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主要包括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这两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几乎年年考,题目的形式主要以选择、填空(简答)的方式考查,虽然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