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9898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母情深》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相王小学 五年级 张建英【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研读文本,从中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一篇表现深刻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

2、难面前,父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深沉啊!你们看,(教师出示小说青年近卫军)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在当时,这本小说的价格是1元5角钱。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1元5角钱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本小说为线索展开的。2、板书课题:慈母情深。(学生齐读课题,读出母亲的情,读出儿子的意。)3、出示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学生快速阅读,用一两个词评价作者。)4、是啊,他的成功背后有一位值得他可亲可敬的母亲在默默支持着他。请再读一次课题。(学生带着深情去再次读课题。)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慈母情深,去感受一

3、位普通母亲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过度:于是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习惯,大家一直做得不错。课前老师安排了预习字词及课文内容等,相信大家收获颇多,经得起检查的考验 。 1、出示词语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龟裂 数落 要求:读准词语,并尝试用上述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应训练学生搜集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这一环节以填空的形式既让学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又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凭语言的直觉感知,自由自在地读出初步感受来,为学习慈母情深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

4、,锁定形象 1、体会“失魂落魄”:哪些语句说明我想的“失魂落魄”?(设计意图:感知买书愿望的强烈,为后文埋下伏笔。) 过渡:对于我们而言,买一本一元五角的书容易实现吗?可对于当年的作者来说,买这么一本书容易吗?请你读读课文的自然段,从哪些语句可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件容易的事? 2、感知家贫。 (设计意图:家庭的贫困就为我要钱时的内疚,母亲给钱时的伟大做了铺垫。) 3、感知母亲形象 过渡:我太想拥有这样一本书了,于是我来到了妈妈工作的地方,看到了妈妈工作的环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词语震耳欲聋! 找出体现妈妈工作环境差的语句。(设计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初步体会母

5、亲工作的艰辛。) 根据“提示”要求,自悟母亲形象。 自读提示:我能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这是位怎样的母亲。我还能从文中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用心品读,抓住关键词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体会。(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母亲形象和对我深深的爱,让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感悟中品味文字,习得语感,领悟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展示汇报,教师作适当点拨。读中再现情境,读中体会感情。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如: 课件出示: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

6、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瘦弱疲惫的母亲 过渡:面对如此瘦弱疲惫的母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来的一元多钱。我犹豫了 课件出示: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课件出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母亲上班的

7、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 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设计意图:适时补充课外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就使学生更深一步体会这一元五角的不容易。也初步感受了母亲的艰辛。) 过渡:家境如此艰难,母亲会给我钱吗? 课件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过渡:母亲生病了,她舍不得买药;母亲衣服旧了,她舍不得换件新的;母亲手指龟裂了,她舍不得添双手套。这是一位多么贫苦的母亲哪!可是今天,我要钱买书时 课件出示:“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通情达理的母亲 课件出示:(引读) “母亲说

8、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过渡:当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瘦弱的母亲、贫苦的母亲、辛劳的母亲、通情达理的母亲后,我才明白了这一元多钱不是普通的钱,它是 于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的鼻子为什么酸了?“我”攥着钱跑出去会做什么?(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此安排口语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作者的心声,从而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爱。)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1、 课件出示游子吟。(学生深情朗读游子吟。) 过渡:一位母亲把对孩子的爱一针一线的风惊了衣服里,那”儿行千里母担忧“德清谁又能体会得到呢? 2

9、、 课件出示:冰心纸船寄母亲。(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谈感受。)过渡:诗人孟郊、作家冰心对母亲深深地感激与热爱是否触动了你的心灵?3、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母亲说,请赶快拿起笔来写上几句。(学生动手写话,并交流。)(设计意图:借助文本的补充,丰富学生的感知,读出文章的“味”来。以情促写,促发真情流露,交流中唤起爱母情感。 ) 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畅说。) 2、作业布置: (1)有条件的同学可嘟嘟梁晓声写的母亲一书。 (2) 回家做一件小事尽自己的孝,如:为妈妈洗一次脚、梳一次头、擦一把脸、捶一次背、做一件家务等。 (设计意图:课堂延伸,接近生活

10、。) 3、小结:孩子们,慈母情深,深似海;慈母爱,包容一切。可怜天下父母心!然我们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献给全天下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吧!【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瘦弱、贫苦、辛劳 、 通情达理 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爱 【课后反思】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的。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看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这样文章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去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然,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体会,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记下来,与同学交流等等。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总之,在这课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项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