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69489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武器装备,它的GDP,更在于它的国民对它的认知度。而决定这种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HI国民幸福指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我们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抱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秉着实事求是、不惧艰苦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在暑假做了数量大、区域覆盖广的“大学生生活幸福指数调查”,凭借得到的丰富、详细、真实的数据,和之后认真的总结、分析,最终得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全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调查方式包括现场调查、网上调查, 184人中男生112人,

2、女生72人,比例较适当。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说服别人参与进来。当邀请不认识的同学参与调查的时候,他们总会以没有时间婉言拒绝。但我们始终不轻易放弃,有时候甚至会追一个同学追近百米。大多数同学都会被我们的坚持不懈所感动,最后愿意配合我们的调查。但也有时候会遭到别人的白眼相向。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我们这个团队终于取得了珍贵的成功。调查任务顺利完成的那一刻,六张青春的脸庞上都绽开了颇具成就感的笑。令我们欣慰的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提高,像耐心、沟通交流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结论:经过我们团队一个月的努力调查和精心整理,终于取得了最终的数据结果。根据

3、这些数据结果,我们作了如下分析(见正文),得出的初步结论为:过半数的大学生(具体百分比为53.3%)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42.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只有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生活的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但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众多,且有纵向交错。我们选取了一些典型因素,作了如下分析。附表1: 一、男女生幸福感差异对参与调查的学生经统计后发现,男生中有42.8%的同学对生活感到幸福,而在女生中,这一比例为76.5%,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幸福。然而男生更容易感到充满幸福。通过询问,发现大部分男生是由于生

4、活压力大,从而感到不幸福的。二、对学校满意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从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来看,对自己所读大学满意的同学中有61.1%的感觉幸福,而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的同学中仅有50%的感觉幸福。可见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每天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每天的心情,会使他们感到生活的幸福与否。三、不同专业幸福感差异同样,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讲,幸福感同样有差距。通过调查数据发现: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中有12%的感觉充满幸福,56%感觉比较幸福,24%感觉还行,幸福感不是很强烈,另有8%感觉不太幸福;而对于经管、外语和人文专业的同学来讲有9%感觉充满幸福,63.6

5、%感觉比较幸福,36.3%的同学感觉还行,幸福感稍强。我们认为,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讲,学业压力大是一方面,另外,理工科同学养成的理性思维更容易使他们看问题时比较苛刻,有时对悲观情绪处理不当亦会导致不幸福;而经管、人文、外语等专业是文科专业,他们养成的思维习惯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让他们的幸福感稍强于理工科学生。如下图表可以看出:四、家境及经济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同学月可支配金额调查发现,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月可支配金额500元以下)同学中,18.2%感觉充满幸福,54.5%感觉比较幸福,18.2%感觉还行,9.1%感觉不太幸福;在经济条件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月可支配金额500-1000或者1000-

6、2000)同学中,7.7%感觉充满幸福,57.7%感觉比较幸福,30.8%感觉还行,只有3.8%感觉不太幸福。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好(月可支配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同学,12.5%感觉充满幸福,25%感觉比较幸福,62.5%感觉幸福感还行。通过对比可发现月支配金额在500-1000元之间的同学幸福感最强,月支配金额在1000-2000元以上的幸福感最弱;月可支配金额在500元以下的同学感到不幸福的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然而统计数据亦反映出,500元以下的同学大部分还是很幸福的,说明经济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很大。五、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通过调查大学生与身边人的融洽程度发现:充满幸福的同学中,有7

7、5%的与身边同学相处很融洽,25%的同学与身边人相处比较融洽,没有与身边同学相处一般融洽或者不融洽的;而在感到比较幸福的同学中,有19%的同学与身边同学相处很融洽,71.5%的同学感到与身边同学相处比较融洽,还有9.5%的同学与身边同学相处一般融洽;在幸福感还好的同学中,只有10%的与身边相处很融洽,此外有50%和40%的同学与身边同学相处比较融洽和一般融洽;在感到不太幸福的同学中,全部与身边同学相处一般融洽。可见与身边人关系的融洽程度是影响同学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与同学们相处融洽与否又取决于同学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的差异。所以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因为

8、如果产生了矛盾,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幸福,也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六、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也有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为“溺爱型”、“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其他。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父母教育方式为民主型的同学,幸福感较强;父母教育方式为权威型和放任型的同学,幸福感最不强。由此可见,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父母民主,更有助于让大学生感觉到幸福;相比之下,父母教育方式为权威型和放任型,则让大学生感到不幸福;父母教育方式为溺爱型的同学幸福感也不是很强。因此,建议父母逐渐改变对大学生子女的教育方式,多民主,适当关心其生活,

9、不溺爱不放任。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七自我价值实现程度对幸福感的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根据我们提供的选项,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4.3%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12.6%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在各种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就”;12.1%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还有9.5%的大学生认为“第一次努力赚到钱”能够让自己幸福;除此之外,“学习成绩优异”也是7.4%的同学的幸福感的来源。针对自我价值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专门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5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有价值”;28.9%的大学生觉

10、得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价值”;相比之下,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有点无用”,另有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价值”。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在28.9%的认为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价值”的大学生中,有75%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其中有16.7%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58.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其余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还好”;而在53.3%的认为自己的人生有点价值的大学生中,只有68.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这其中只有5.3%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63.2%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26.3%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还好”,5.3%的人认为

11、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见,自我价值与幸福感有很大的联系。一般而言,自我价值实现程度越高的人幸福感也就越强。(见附表2)除了自我价值这一因素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之外,值得一提的是,15.1%的大学生将“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也纳入自己幸福感的来源之一。由此看来“拥有和谐幸福的家庭”在大学生幸福感的来源之中占有最高的比重,相比之下,刚才提到的“学习成绩优异”在大学生幸福感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为7.4%,仅比“外出旅游”所占的比重4.8%高,而低于其他各种幸福感来源所占的比重。另外,13.0%的大学生认为“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够让自己幸福。最后剩余11.3%的大学生则认为“和知心朋友或

12、恋人在一起”也是自己幸福感的来源之一。附表2:附表3: 八性格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另外,我们还就性格对大学生幸福感高低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调查。首先,我们对“热情外向型”、“文静内敛型”、“内向腼腆型”和“其他”四种大的性格分类进行了调查。首先是四种性格所占的比例。附表4:在此性格比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热情外向型”、“文静内敛型” 和“其他”三种主要性格的人的幸福感,并以此来反映性格与幸福感强弱的关系。附表5:从此表可以看出,四种性格的大学生中感到生活幸福(包括“充满幸福”和“比较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5%,66.7%,66.7%,75%。因此,各种不同性格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指

13、数都比较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性格对大学生幸福感的高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为了真正弄清楚感到幸福的大学生所具有的各种良好的性格和品格特点,我们就“你觉得幸福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如下表:附表6: 从表中可以看出:“自信”和“乐观”是感到幸福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人际关系和谐”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各有超过10%的人认为是感到幸福所必需的。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聪慧”这一点又仅比“创造性强”的5.3%高出了0.3个百分点。前面在幸福感的来源中也提到过“学习成绩优异”排在倒数第二,仅比“外出旅游”这一点所占的百分比高。由此可见,智力的高低与幸福高的高低的联系确实

14、不太大。九大学生感觉不幸福的原因在问卷调查的最后,我们还就“如果现在您感到不幸福,你觉得是下面哪些方面的原因?”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以探究出大学生感到不幸福的缘由。调查数据统计图如下图所示。附表7: 从附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成就感”,这正好与前面讨论大学生幸福感的来源中所指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来源这点相吻合。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自己期望过高”所占的比例也高达20.6%。在附表8中我们可看到这份问卷中“你认为现在各方面状况和自己的期望相符吗?”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高达56.5%的同学感觉自己的实际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39.1%的

15、同学认为期望与实际刚刚相符;只有4.4%的同学感觉现状比期望值好。可见,“自己期望过高”这一点在大学生不幸福的原因中占有如此高的比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没有目标”和“精神空虚”也分别占到11.3和13.4的比例。由此可见,家庭、学校、社会和其他各个方面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生活理想和人生目标责无旁贷,而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让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为之奋斗,从而更好的享受生活,体验幸福。附表:结语:能感知幸福的心是健康的、强大的,且能够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现代社会的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没有一个善于感知幸福的心,我们就算不上真正的强大,我们就很难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

16、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就很难为祖国挣得一方立足之地。所以我们应该锻炼自己,学会感知幸福。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只有当我们学会了感知生活中平凡的幸福,学会了感恩,我们才能真正被称为战士,才能为自己的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战斗,扛起先人交给的重担,无愧炎黄子孙这一称谓!附录:幸福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学生,正在进行有关大学生幸福指数的社会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整个过程中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根据您实际了解的情况填写问卷。谢谢您的合作!1、 您所处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 大三 D大四2、您所攻读的专业类别 A、理工类 B经管类 C文学类 D心理学类 E法学类 F其他_ 3、您的性别 A、男 B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