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69460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图片与投影辅助教学;培养想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

2、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 七颗钻石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水井干涸干枯干渴而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花儿都凋谢了,草木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接着一股清澈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的水流。3.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

3、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如果再加上“大旱之年,”更好)2.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1)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孝心)板书:孝心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4、。(2)小组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体会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遇到的情况小姑娘的行为水罐的变化为什么会变化2.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1)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闪光。板书:爱心美

5、好心灵展开想像: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6、7自然段。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4个人一组在小组内背诵,由组长负责把背诵成绩填入朗读检测本上。选几名(好、中、差)同学在全班背诵。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1.学习生字。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递”,念“半、弟”的音。得出结论:“绊、递”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

6、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2.多音字练习。(1)小姑娘往手里倒(do,do)了一点水。(2)七颗钻(zun,zun )石。指导“股”和“澈”的书写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 ”不是“ 乚”。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夊”,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三、造句练习,用“清澈”造句1.方法:(1)找出“清澈”一词在文中的句子,“水罐里跳出七颗闪闪发光的大钻石,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水流。” (2)联系语境理解“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 (3)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湖水、海水、眼睛)。 (4)用不同的方式表达。2.举例:(1)

7、我家门前小溪里的水很清澈。 (2)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3.归纳:(1)可以表达为“清澈的” (2)也可以表达为“清澈”四、作业1.写生字。2.用重点词语造句。附送:2022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平分生命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8、一、揭题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怎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2)不明白地方画下来。三、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

9、、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

10、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A、理解“震撼”的意思。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C、指导朗读。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E、指名读。F、齐读。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2.复习词语。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挽起降临犹豫一瞬间郑重其事二、学习本课生字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2.指学生回答。3.出示生字。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三、布置作业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