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69103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2.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答案解析1.【解析】选B。A项代表的是放热反应,不正确;C项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相等,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不正确;D项中有催化剂的活化能反而更高,不正确。2.【解析】选C。由图像可知:在p1一定时,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所以温度T1T2,故A项、B项均错;在T2一定时,p1压强下,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所以压强p1p2,故D项错,C项对。3.【解析】选A。p相同时,升高T,(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相同时,增大p,(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m+nx+y。 4.【解析】选B。反应热只与反应物的总能量(H2+Br

2、)和生成物的总能量(HBr+H)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错误;由图像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反应的活化能为1 130-120=1 010 kJ/mol,错误;过程中反应的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故反应速率过程过程。5.【解析】选A。观察表格中各烃的分子式的排布规律可发现:相邻两烃的分子式相差C或CH4原子团(或分成1和2、3和4、5和6、7和8小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第5个烃的分子式为C5H12,共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6.【解析】选D。2SO2(g)+O2(g)2SO3(g) H=-Q kJmol-1表示2 mol SO2(g)和1

3、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SO3(g)时放出Q kJ的热量。由于SO3(g)变成SO3(s)要放出热量,所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3固体放热大于Q/2 kJ;甲容器中物质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Q1Q;乙容器中物质不可能完全反应,且相对于甲容器,平衡逆向移动,所以2Q2Q1;丙容器中物质不可能完全反应且与乙容器中物质的转化率相同,所以Q2=Q3。故有2Q2=2Q3Q1v(逆);T3时,v(正)=v(逆);T3T4,v(正) = 9.【解析】(1)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pH=3时,主要以Cu2+形式存在。(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

4、的Fe3+,以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沉淀,据图知pH为4左右。(3)据图知,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无法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Ni(OH)2溶液中的含有的少量Co2+。(4)因为在FeS、CuS、PbS、HgS四种硫化物中只有FeS的溶度积最大,且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度积差别较大,因此应用沉淀的转化可除去废水中的Cu2+、Pb2+、Hg2+,且因FeS也难溶,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答案:(1)Cu2+ (2)B(3)不能 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4)B10.【解析】(1)v(N2)=0.3 molL-1/2 h=0.15 mol/(Lh),根据3

5、4 h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则K=c2/(ab3);N2的转化率=(2-2/a)100%(2)在45 h之间,平衡正移,且NH3的浓度降低,则只能是移走了氨气;在56 h时,H2的浓度降低,NH3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是增大N2的浓度或降低了温度。答案:(1)0.15 K=c2/(ab3) (2-2/a)100%(2)a b、f11【解析】(1)盐酸体积一定,在255 mg合金的基础上再加入合金时,生成气体的体积继续增加,说明甲中合金是不足的;而在385 mg合金的基础上再加入合金时,生成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加,说明丙中盐酸是不足的。据此可列式求解:2H+H2n(HCl)=0.0

6、3 mol,c(HCl)=1 molL-1。(2)如上述分析,可根据甲组数据计算镁、铝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解得:n(Mg)=0.005 mol,n(Al)=0.005 mol。答案:(1)1 乙、丙 (2)甲 11高考创新预测1【解析】选D。A、C两组一开始就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根据B组反应方程式4NaOH+AlCl3=NaAlO2+3NaCl+2H2O,3NaAlO2+AlCl3+6H2O=4Al(OH)3,刚产生沉淀所需乙溶液体积是使沉淀达到最大值所需乙溶液体积的3倍,与题图相反;根据D组反应方程式4HCl+NaAlO2=AlCl3+NaCl+2H2O,AlCl3+3NaAlO2+6

7、H2O=4Al(OH)3+3NaCl, 使沉淀达到最大值所需乙溶液体积是刚产生沉淀所需乙溶液体积时的3倍,符合题意。2.【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生产流程中各步转化的目的和意图。因题中指出Fe(OH)2沉淀不易过滤除去,可将其转化为Fe3+,再通过调pH一并除去,涉及氧化剂问题,从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选漂液。用于提高pH的试剂Y可用NaOH,控制pH=9.8的目的是使Mg2+以外的其他杂质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除去。由Mg2+到Mg(OH)2可有如下两途径:()Mg2+ Mg(OH)2()Mg2+MgCO3 Mg(OH)2+CO2因Na2CO3比NaOH价格便宜,从工艺流程实际出发,试剂Z应为Na2CO3,MgCO3转化为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H2OMg(OH)2+CO2。答案:(1)漂液 使Fe2+转化成为Fe3+(2)使Mg2+以外的杂质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除去(3)Na2CO3 (4)MgCO3+H2OMg(OH)2+CO2-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