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强度理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67971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强度理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度理论在加工硬化中的应用强度理论在锻压方向的主要应用是加工硬化加工硬化的机理:1 三种单晶体金属的应力应变状况1, 面心立方金属形变强化力气远大于其他金属。2,随着应变增大,面心立方金属经受弱的变形强化阶段后,发生强的形变强化,随后形变强化力气减弱。3,体心立方的金属和密排六方金属初始弱形变强化阶段长度大于面心立方金属。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 塑性变形 时强度和 硬度上升,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产生缘由是,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消灭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裂开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剩余应力等。加工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后与加工前外表层显微硬度 的比值和硬化层深度来

2、表加工硬化示。加工硬化给金属件的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在冷轧钢板的过程中会愈轧愈硬以致轧不动,因而需在加工过程中安排中间退火,通过加热消退其加工硬化。又如在 切削加工 中使工件表层脆而硬,从而加速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等。但有利的一面是,它可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以热处理方法提高强度的纯金属和某些合金尤为重要。如冷拉高强度钢丝和冷卷弹簧等,就是利用冷加工变形来提高其强度和弹性极限。又如坦克和拖拉机的履带、裂开机的颚板以及铁路的道岔等也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的。以低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 ( - )图为例见图。当载荷超过屈服阶段 c后,进入强化阶段 g,到某点

3、k 卸载时,应力不沿加载路线 ocd k 返回,而是沿着根本平行于 o 的直线 ko1 下降,产生塑性变形 oo1 。再加载时,应力沿 o1k 上升,过 k 点后连续产生塑性变形 ,此时屈服极限已由 S 提高到。如此反复作用 ,每循环一次都产生一次的塑性变形,并提高强度指标。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加工硬化渐渐趋于稳定。这种加工硬化现象可解释为:在塑性变形时晶粒产生滑移,滑移面和其四周的晶格扭曲,使晶粒伸长和裂开,金属内部产生剩余应力等,因而连续塑性变形就变得困难,引起加工硬化。这种现象受到构成金属基体的元素性质、点阵类型、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等因素影响。加工硬化可由真正应力-应变曲线来

4、描述。编辑本段 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经过冷拉、滚压和喷丸见外表强化等工艺,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零件和构件的外表强度;加工硬化零件受力后,某些部位局部应力常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引起塑性变形, 由于加工硬化限制了塑性变形的连续进展,可提高零件和构件的安全度;金属零件或构件在冲压时,其塑性变形处伴随着强化,使变形转移到其四周未加工硬化局部。经过这样反复交替作用可得到截面变形均匀全都的冷冲压件;可以改进低碳钢的切削性能,使切屑易于分别。但加工硬化也给金属件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如冷拉钢丝,由于加工硬化使进一步拉拔耗能 大,甚至被拉断,因此必需经中间退火,消退加工硬化后再拉拔。又如在 切削加工中为使工件表层脆而硬,再切削时增加切削力,加速刀具磨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