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674972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晶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 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 原则性,自觉性。2 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3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

2、行为习惯。4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二)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 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 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初中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

3、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 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 界观。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 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 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 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