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知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670803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验室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验室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验室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验室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安全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验室安全知识在进行化学试验时,会经常遇到一些易燃易爆和腐蚀性药品,并且在化学分析中又经常需用电器设备及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和灼烧,对这些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因此,重视安全操作,熟悉一般安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后,才允许独立进行分析工作。下面介绍一般化学分析室可能发生的危险和防止方法。一、割伤玻璃仪器的破裂,常常容易割伤皮肤,在化学分析室里,应特别注意割伤,因为药品渗入伤口,不易痊愈。为防止割伤,应注意下列事项:(1)折断玻璃管或安装洗瓶时,要用布包住或戴上线手套。(2)使用玻璃仪器前,对仪器应进行检查,不要使用有裂纹的仪器。(

2、3)细口瓶和容量瓶都不是耐热玻璃制成,受热容易炸裂,不能直接在电炉上加热,装入的溶液不可过热,配制溶液时,应先在烧杯内将试剂溶解,尤其是溶解放热性物质时,必须将试剂一份份地加入水中,稍冷后再倒入瓶内,以免因溶解时发热,使瓶炸裂。(4)用酒精灯和喷灯加热烧杯和烧瓶时,下部应垫石棉网,以免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二、烧伤在化学分析室里,皮肤的烧伤,常常是由于接触具有腐蚀性或刺激性的药品,火焰、高温物体、电流等而引起的。各种烧伤的主要危险性是身体损失大量水份,烧伤后多数由于身体组织损伤,细菌感染而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预防烧伤应遵守下列规则:(1)取用硫酸、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钾)、氨水和

3、液体溴时应戴上胶手套,不要让药品沾在手上。氢氟酸烧伤较其它酸碱烧伤更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使骨脉组织坏死。故使用氢氟酸时要特别小心,操作后必须立即洗手,以免意外烧伤。(2)稀释硫酸时,必须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因硫酸与水作用生成水化物产生大量热,如将酸急速倾入水中,骤然发热会使酸溅出,伤害皮肤、眼睛和衣服。(3)打开氨水,盐酸、硝酸等药品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冷水冷却后,再开瓶塞、以防溅出,尤其在夏天更应注意。(4)使用酒精灯和喷灯时,酒精不应装得太满,并应先将洒在喷灯外面的酒精擦干净,然后再点燃,以免酒精着燃,将手烧伤。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不要将灯斜到别的灯上去引火,以免

4、酒精洒出,引起火灾。(5)在使用加热设备如电炉、烘箱、砂浴、水浴等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以防烫伤。三、中毒(一)中毒与毒物的概念由于某种物质侵入人体而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凡可使人体受害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则称为毒物。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有的毒物只要几十毫克就可以使人中毒,称为“剧毒”物质。有的需几克或几十克,称为“中度毒”、或“低毒”物质。大部分毒物是在生产和试验过程中,经过呼吸,侵入消化道,还有些毒物透过皮肤、粘膜慢慢使人中毒。例如常见的毒气体是硫酸烟、盐酸蒸气、硝酸或氮的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溴和汞的蒸气等,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毒性

5、最强。剧毒性药品有氰化钾、三氧化二砷、二氯化汞、重铬酸钾等,其中以氰化钾及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强。毒物无论从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吸收以后,逐渐侵入血管而分布于身体的某些部位,因此中毒都比较迅速。毒物吸入人体后,在体内与新陈代谢的各种产物急剧化合,使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二)预防中毒的方法(1)使用有毒气体的药品,都应在通风橱内,如无通风设备,可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或室外操作,工作人员应戴口罩。(2)有煤气的化学分析室,应注意检查管道、开关等,不得漏气,以免煤气中一氧化碳散入空气中而引起中毒。(3)剧毒药品应存放在塞严的瓶内,标上标签,由专人保管。(4)使用后的含有毒物的废液,不应倒入

6、下水道内,将盛器清洗干净,并立即洗手。(5)当水银仪器破损时,洒出的水银应尽量消除干净,然后在残迹处撒上硫磺粉使之完全消除。(6)用嗅觉检查试剂时,只能用手扇送少量气体,轻轻嗅闻。(7)不要用化学分析室的器皿做饮食工具,离开化学分析室后立即洗手。四、防火(一)化验室失火的原因化验室失火的原因,除了对加热设备和电器设备使用不慎外,常常是对易燃物的保管和使用不当。常用的易燃液体有乙醚、酒精、汽油、丙酮、苯等。这些液体容易气化,蒸气遇到火焰或电火花时就可燃烧。易燃的固体有黄磷,金属钠、钾、碳化钙等,此外有些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混合在一起,也有着火的危险。(二)预防失火的方法化验室失火时一定要保持沉着,不

7、要惊慌,根据起火原因与火势大小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在倾倒或使用易燃液体进行萃取或蒸馏时,室内不得有火焰,同时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以便易燃气体及时逸出室外。如忽然失火,应将门窗关闭,防止火势增大。并将室内易燃、干燥物小心搬离火源,注意切不可碰撞,以免引起更大火灾。迅速选用适当灭火器将刚起的火扑灭。(2)化学分析室中存放易燃液体的量不应超过1升。易燃液体应放在室内阴暗低潮的地方,夏天放在冷水里。大量易燃物应保存在通风良好的砖墙或土墙的仓库中。(2)化学分析室的电器设备应装有地线和保险开关,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不得超过允许温度,当无人时应立即关掉电源。(3)化学分析室应备有砂箱和灭火器。易溶

8、于水的物质燃烧时可用水灭火。不溶于水的油类及有机溶剂(如汽油、苯、过氧化钠、碳化钙等)可燃物燃烧时,切记不要用水去灭火,否则会加剧燃烧。因此,只可用砂、干冰和“1211”灭火器。(4)高温炉、烘箱等应放在水泥台面上或砂石台面上,低温加热器可放在分析台上,但下面要铺垫石棉板,酒精灯下面也应铺垫石棉板或方砖。(三)化验室常备的灭火装置各种灭火器的特点类型药液成分适用范围酸碱式H2SO4、NaHC03非油类及电器失火泡沫式Al2(SO4)3、NaHC03适用于油类着火高倍数泡沫脂肪醇、硫酸钠加稳定剂、抗烧剂适用于火焰集中、泡沫容易堆集场所、大型油池、室内仓库、油类、木材纤维等的着火二氧化碳液体C02

9、适用于电器着火干粉灭火NaHC03等盐类物质加入适量润滑剂和防潮剂适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文件记录和遇水燃烧等物品的初起着火四氯化碳液体CCI4适用于电器着火1211CF2CIBr灭火效果好,主要应用于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等着火五、防爆化验室内发生爆炸的原因,有时是由于化学药品发生剧烈放热反应或因自燃而骤然放出大量气体或细粒状反应物而产生的,抽滤瓶受压力过大和玻璃器皿壁坚固性不够,都易引起爆炸。防止化学分析室药品或设备爆炸应注意以下事项:(1)抽滤时,所用抽滤瓶的瓶壁应较厚,抽力不得过大,以免抽滤瓶受压力过大而炸碎。(2)选择器皿时,要保证最大的坚固性,圆

10、底烧瓶要比平底烧瓶坚固得多,而平底烧瓶中圆的又比锥形的要坚固些。(3)测定氧化亚铁等隔绝空气溶解的操作时,应注意使加热温度均匀,防止因温度骤然下降,使瓶内压力降低,而引起爆炸。(4)前述强氧化剂与有机物的混合物,不但易燃烧,而且还易引起爆炸。(5)浓硫酸与水混合时必须边搅拌边将浓硫酸徐徐注入在有冷水的耐热玻璃器皿中,不得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引起爆炸。(6)在使用强碱熔样时,应防止坩埚沾水发生爆炸。六、防触电人触及带电物体,电流就会流过人体,使人体皮肤、肌肉、内部组织受到损伤或损坏,甚至造成伤亡事故,这就叫触电。人体触电是很危险的。在化验室工作中,使用各种电气仪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以免发生触电和用电事故,因此,必须遵守以下几点:(1)使用新电气仪器前,首先弄懂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要盲目地接电源。(2)使用搁置时间很长的电气仪器,应预先仔细检验,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应及时修理,不要勉强使用。(3)化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刀闸开关应完全合上或断开,以防接触不好打击火花引起易燃物爆炸。拔下插头时,要用手捏住插头再拔,不得只拉电线。(4)各种电气设备及电线应始终保持干燥,不得浸湿,以防短路引起火灾或烧坏电气设备。(5)保险丝熔断时应检查原因,不得任意加粗保险丝,更不可用铜丝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