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二)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66887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家的故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家的故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家的故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家的故事(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光启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吴淞(今属上海)人。他从万历末年起,经过天启、崇祯各朝,曾作到文渊阁大学士的官职(相当于宰相)。他精通天文历法,是明末改历的主要主持人。他对农学也颇有研究,曾根据前人所著各种农书,附以自己的见解,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全书有六十余卷,共六十多万字。明朝末年,满族的统治阶级从东北关外屡次发动战争,徐光启曾屡次上书论军事,并在通州练新兵,主张采用西方火炮。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 他没有入京做官之前,曾在上海、广东、广西等地教书。在此期间,他曾博览群书,在广东还接触到一些传教士,对他们传入的西方文化开始有所接触。公元1600年,他在南京和利玛

2、窦相识,以后两人又长期同住在北京,经常来往。他和利玛窦两人共同译几何原本一书,1607年译完前六卷。当时徐光启很想全部译完,利玛窦却不愿这样做。直到晚清时代,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工作才由李善兰(公元18111882年)完成。 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在翻译时绝无对照的词表可循,许多译名都从无到有,当时创造的。毫无疑问,这是需要精细研究煞费苦心的。这个译本中的许多译名都十分恰当,不但在我国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还影响了日本、朝鲜各国。如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这许多名词都是由这个译本首先定下来的。其中只有极少的几个经后人改定,如“等边三角形”,徐光启当时记作“平边三角形”;“比”,当时译为“比例”;而“比例”则译为“有理的比例”等等。 几何原本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其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完全不同。徐光启对几何原本区别于中国传统数学的这种特点,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他还充分认识到几何学的重要意义,他说“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清康熙帝时,编辑数学百科全书数理精蕴(公元1723年),其中收有几何原本一书,但这是根据公元十八世纪法国几何学教科书翻译的,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差别很大。到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几何学方成为学校中必修科目之一。到这时才出现了徐光启所预料的“必人人而习之”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