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66776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上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一、学习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二、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

2、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三、学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6、能认识时间,理解小时和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知道分针每转动一个数字,即过了几分钟,分针转动一小格代表几分钟,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等于60分钟。7,能理解运用搭配中的学问,知道几种物体和几个数字的几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方法,能做到有序排列,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二)、数学思考方面1、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2、经历观察、比

4、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学习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5、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一)、长度单位(5课时左右)(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4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左右)(四)、表内乘法(一)

6、(14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观察物体(3课时左右)(六)、表内乘法(二)(10课时左右)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八)、数学广角-搭配(一)(2课时左右)(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一、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

7、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二、学习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例题。例1 统一长度单位例2及相关内容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例3及相关内容 认识米 用米量例4及相关内容 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1统一长度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2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1)认识厘米。 让学生

8、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2)用厘米量。 要注意说明量的方法: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3认识米 用米量。(1)认识米。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2)用米量。 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长的绳子有多少厘米,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得出1米100厘米。4线段的认识。4.认识线段 线段是

9、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知道两点:1、线段有两个端点。2、线段是直的。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要注意画法的指导: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学习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课型: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教材第23页。学习目标:一

10、、知识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学习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具准备:各种尺子、回形针、图钉、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介绍古时候的长度单位:手臂,拃。人们用手臂量石头的一面的长度,用拃量布的

11、长度,用脚量竹竿的长度。2、用拃作为长度单位量课桌的长度。生汇报量的结果。师: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为什么量的不一样呢?3、结论:不同的人拃长短不同,用它作单位,得到的数值不够准确,要想得到的数值准确,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4、用什么量呢?(尺子)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

12、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田子格的宽度、图钉的长,橡皮的厚度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3学习用厘米量(1)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

13、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实物投影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2)、用厘米量纸条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师:量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4、完成练习一第1-2题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

14、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四、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统一长度单位庹 拃厘米,可以用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备课时间: 课型: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教材第4页。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学习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习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