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65364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 导读:培养幼儿主动的心态,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主动乐观的看待自己和她人,善于发觉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能用主动的方法评价她人,看待她们所做的事情。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标志是情绪主动,情绪反应适应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主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久郁积还会造成病变。所以,培养幼儿情绪的自我调整能力,常常让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应是我们开展幼儿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一、为幼儿营造安全,接纳,尊重的心理环境幼儿含有取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只有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

2、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主动的心理体验。这是幼儿成功调控自我情绪的基础。假如幼儿常常处于挫折情景中,她极难产生主动的心态和情绪。因此,在幼儿园,老师全部要以关心,了解,接纳,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和幼儿交往,使每个孩子有一个被关爱,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让每个孩子全部认为“老师喜爱我”。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在玩小兔找家的游戏时,小豆豆不能跟儿童一起去采蘑菇,老师发觉这一情况后,立即走到小豆豆跟前激励她,让她大胆的和其它幼儿一样参与游戏。老师和她一起采蘑菇,并把采到的蘑菇分给她。这时小豆豆笑了!当游戏重新开始时,她就能够和其它幼儿一样,主动参与游戏。老师和幼儿交往时,应尽可

3、能降低事务性,指令性的互动,代之以情感性,交流共享的互动。如:当幼儿想对老师讲述某件事情时,老师能够蹲下来以期待的眼光注视幼儿,用激励的言语支持幼儿的表示,这么会使幼儿感到自己的言行受到了老师的重视。比如:甜甜在玩大皮球的游戏时,因为没有被打气,而闷闷不乐。老师注意到她的情绪后,立即走过来,摸着她的头关切的问:“你怎么了?甜甜。”甜甜嘟噜道,“我没被打气!”老师马上明白了:甜甜是因为没有被打气而不快乐,于是老师对其它幼儿说,“甜甜一直没有被打气,她不快乐了,该怎么办呢?”这时有的幼儿说,“我们重玩一次,全部给甜甜打气!”于是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也为甜甜这个大皮球打了气。甜甜笑了!孩子们快乐的跳

4、了起来。老师在这次师生活动中,时刻认真的关注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努力了解幼儿的心理感受,为每个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每个幼儿玩得快乐,玩得快乐。自我实现,取得成就感是幼儿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老师应该为幼儿发明条件,尊重幼儿,使她们在多种活动中能够充足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从中取得成功感,这么幼儿才会产生持久的愉快情绪体验。如: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很多老师经历了从过去独自部署环境到探索让幼儿参加部署,直至现在尝试怎样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在和环境互动中主动发展的转变过程,也所以发觉在环境创设中每一次角色的交换全部使幼儿快乐不已。如在参与了一次依据她们自己的需要商议,部署娃娃家的活动后,孩子们

5、围着老师说,“老师,这是我们玩的最快乐的一次。”孩子们的欢乐来自于她,她们拥有了实现自我价值,体验自主发明的机会。二,提升幼儿觉察本身情绪改变的能力一个人只有能够觉察,分辨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才有可能以适宜的策略调整自己的情绪。帮助幼儿觉察本身情绪的改变,可用熟悉情绪的用语和解读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开始。如:让幼儿观察不一样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请她们说一说这是什么表情动作,想想在什么情景下,自己或她人会出现这么的表情。老师还能够结合幼儿的详细活动,利用或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明确感知她在这种情境中的情绪状态,并作出对应的反应。如在比赛时可引导幼儿讨论:赢了的儿童和输了的儿童各有什么感觉?她们

6、为何会有这些感觉?为提升幼儿认识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成人还应帮助幼儿认识那些没有显露出来的,正在感受的情绪。如:一次我们正准备户外活动。突然下起了雨,我们不能出去玩了。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说,“你们仿佛很失望。”孩子们说,“是的。”老师说,“下雨了,我们不能去玩。等于停了我们再去,好么?”孩子们说,“行!”孩子们碰到挫折时,总喜爱找些借口表示不满,现在天因为有了老师的引导化解了幼儿不快的情绪。三,引导幼儿学习表示和调整自己的情绪1,帮助幼儿调整对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认识。儿童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她对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了解。引导幼儿正确定识,分析该情景,能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会

7、调试自己的情绪。如:甜甜回老家30天。回来时,她在一些方面跟不上同班的其它孩子,时常闷闷不乐。她有时对其它儿童说,“你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时又说,“我是个大笨蛋。”老师找她谈话时,打了个比喻说,“有红绿两辆车一起开,开到二分之一时,红车拐弯到其余地方去了,而绿车还在往前开,当红车拐回来时,同绿车有了一段距离。这时候,红车再追绿车就吃力了。你能说红车马力不足吗?”她摇摇头。老师说,“你现在的情况就象这辆红车,并不是你笨赶不上其它好友,而是因为你离开了30天,只要你开足马力,一定会赶上其它儿童的。”谈话后,甜甜在各项活动中变得十分主动和自信。正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正确定识了挫折情境,成功经历了从自

8、我否定性情绪向自我肯定性情绪的转化,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幼儿对触发情绪反应的情境认识,还可经过条件反射,模拟,尝试等学习方法取得。如:当幼儿常常能从成人那里以发脾气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多种要求时,她就会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她们就会以苦闹,发脾气等方法要挟成人。因此成人在满足幼儿合理要求的同时,要帮助幼儿端正认识,让她知道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习以高层次的需要替代低层次的需要,如为了赢得好友的友情,幼儿能够自觉分享自己的玩具等。2,帮助幼儿学习以合适的方法宣泄消极情绪。每个孩子在生活中全部会有消极情绪,这是她们成长的一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

9、是要求幼儿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帮助她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她人无伤害的方法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一个人假如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把情绪表示出来很主要。“说出来”的方法为幼儿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因此老师可经过多个方法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表示自己的情绪。如,在幼儿因争吵产生愤怒,悲伤等情绪反应时,老师能够支持激励她们充足表示各自的感受,耐心倾听她们对争吵的解释,将有利于幼儿立即疏泄消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矛盾,主动寻求处理问题的措施。因为幼儿还不具有完善的认识和表示能力,因此利用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绘画,游戏等活动对幼儿疏导,缓解消极情绪是有主动作用的。如,老师

10、让幼儿帮助做事情等。四,培养幼儿主动的心态,激励其将消极情绪化为主动情绪培养幼儿主动的心态,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主动乐观的看待自己和她人,善于发觉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能用主动的方法评价她人,看待她们所做的事情。如:朋朋儿童生气的向老师告状:妞妞打我了。老师一了解,原来是妞妞拿着注射器到娃娃家给告状的幼儿打了一针。老师立即对这件事做出了主动的反应:“哦,妞妞医生今天上门服务,来为娃娃家的娃娃打预防针来了。”听老师这么一说,朋朋消了气,又和儿童在娃娃家快乐的做游戏了。当幼儿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老师应善于引导她们发觉事情中隐含的主动原因,激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主动情绪。如,引导幼儿在失败中寻求原因,想措施在下次争取成功;用主动改变的方法面对困难。当孩子们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并能乐观的看待它时,孩子们的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