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650761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章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化学第10章第2节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共72.0分)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亚铁和硝酸银溶液中,实验现象如表:溶液现象金属甲乙丙FeSO4溶液析出单质Fe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AgNO3溶液析出单质Ag无明显现象析出单质Ag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2.向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的组成有两种固体B.滤液一定存在MgCl2和FeCl2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一定有铜3.有X、Y、M、

2、N四种金属,只有X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把M放入N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M表面有N析出;把Y和M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表面产生气泡而M没有。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MNB.MNYXC.MYNXD.XYNM4.为快速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图所示实验,若要观察到显著的实验现象差异,所用液体是()A.蒸馏水B.稀盐酸C.硫酸锌溶液D.食盐水5.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铜C.铁D.锌6.某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

3、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滤渣的成分一定含有铝粉B.滤渣的成分一定含有锌粉C.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硝酸铝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硝酸锌7.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Y加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B.ZXYC.XYZD.ZYX8.将等质量的金属Zn和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两者所产生氢气的质量多少的关系是()A.ZnFeB.Zn=FeC.ZnFeD.无法确定9.下列可用于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的一组药品是()A.Zn、Fe、Cu、H2SO4溶液B.Fe、Cu、ZnSO4溶液C.Cu、FeSO4溶液、ZnSO4溶液D.Zn、FeSO4溶液、CuSO4溶液10.各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可溶性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11.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

5、是()A.滤出固体中可能有铁B.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含有铜和铁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D.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2.X、Y、Z为三种金属,已知X+H2SO4=XSO4+H2Y+2ZNO3=Y(N03)2+2Z 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A.Fe Cu AgB.Cu Hg AgC.Mg Zn FeD.Fe Ag Cu13.有关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蓝色逐渐变浅C.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1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3Fe+2O2Fe3O4B.CO+C

6、uOCu+CO2C.Zn+CuSO4=ZnSO4+CuD.SO2+2NaOH=Na2SO3+H2O15.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ZnB.AlC.AgD.Fe16.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实验流程,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的选择合理的是()A.稀硫酸硫酸铜溶液B.稀盐酸硫酸锌溶液C.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D.稀硫酸氯化镁溶液17.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C.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D.相对

7、原子质量:乙丙甲18.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比甲强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19.将洁净的铁丝浸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则此时反应生成的金属固体是下列的()A.只有AgB.只有CuC.Cu和AgD.Ag、Cu、Fe20.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

8、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丙没有明显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乙的快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丙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甲乙丙C.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丙甲乙D.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丙乙甲2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22.在硫酸铜、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定有锌 一定有铁 一定有铜 可能有锌 可能有铁 可能有铜A.B.C.D.23.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且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都为+2,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甲乙B.相对原子质量甲乙C.反应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