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64101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授导型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4-1 教学设计表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四年级 学校 西飞四小 教师姓名 邓苗苗章节名称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民社新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整篇文章构思精巧,句段精美,文首引名句,文尾引诗句,以“荡舟

2、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开始,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学习者分析进入四年级,学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对一些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一味依从老师,阅读理解与思维表达开始进入个性化阶段。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朗读、默读,初步学习了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也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发展。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

3、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2、积累词语。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2、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解决措施多媒体课件中图音结合,唤起学生阅读、写作

4、愿望,情景结合贯穿教学。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意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设计思想,围绕学生各方面及其潜能的发展这一核心,合理整合课程各方面的因素,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网络技术是学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认知工具和学习平台。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三、品读课文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五、拓展六、作业布置依据的理论结合教材及教师用书,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多种方式读文学文。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感受桂林山水景

5、色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多媒体课件图片及音频资料教师展示,学生感受唤起学生阅读愿望,情景结合贯穿教学读文写话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学生自学,体会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激发写作愿望。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画面5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

6、我们出发了。你们看-屏显画面,现在老师给你们作导游,来介绍桂林山水。欣赏画面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二 整体感知,带入情境整体感知课文,找出中心句。51范读课文。(屏显动画,音乐伴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1、听范读。2、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说出中心句。4、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三、品读课文品读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各自特点,有感情

7、的朗读课文,从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内容。20(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3.理解水的三个特点:(1)静。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演示:桂林的水。让同学们体会漓江水的静。(漓江的水多静啊,像

8、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2)清。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3)绿。“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4.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简要说明本自然节首尾两句

9、,齐读全段。5.仿照课文,写句子。如:桂林的水真 ( ) 啊, ( ) 得( )。真( )啊,( )得( )。演示:连续欣赏。(二)了解桂林的山。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板书:(奇、秀、险)2.理解山的三个特点:(1)奇。齐读“奇”一句。演示:桂林的山。指导朗读。(2)秀、险。结合“桂林的山”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3.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3、根据要求欣赏课件,结合课件体会课文内容。4、通过自读交流,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10、引发读文兴趣,有感情朗读课文。5、根据课件提示完成填空练习,巩固课文内容。达到写作目的。教师先创设优美的情境,然后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感悟漓江的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通过观察、比较领略漓江的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总体感知,总结全文。6(一)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这像走进哪儿了?(二)理解“连绵的画卷”。什么是“

11、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板书:连绵的画卷 演示:桂林地图。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三)齐读全段。(四)“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再次演示: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1、接读课文,体会句子的优美。2、欣赏画面,想象景色。3、齐读全段。边看边想象,图文结合,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创造性地理解语言文字。五拓展欣赏图片3

12、播放课件,再次欣赏欣赏课件拓展知识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11背诵课文。2.搜集有关资料。3.把你体会到的美丽讲给父母听。听作业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学反思桂林山水是人民社新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13、这一节课,我认为有几点较成功的地方: 1、我扩展了读书领域。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为了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我扩展了读书领域,上课时,课件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简介,配画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如诗如画的散文境界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课后,仿照课文写句子,进一步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丽。 2、反复诵读,积淀感悟。朱自清先生说,“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朗读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

14、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节课上也有较好的体现。 3、利用课件,展现桂林山水的美丽,并仿写。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试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桂林山水的甲天下,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驱动学生灵动的心,飞扬他们智慧的语言,从而达到积累与运用的有机结合。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很多不足之处,如:1.个别学生参与不够主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2.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表达不够明确,有的地方支离破碎。3.还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经验,争取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