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6387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艾青的生平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通过理清诗人感情线索来梳理本诗的结构,感知诗歌内容,体会“我”对大堰河的真挚怀念与赞美。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4、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新诗的特点;借助本诗的朗读录音,加强朗读训练,着重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诗歌这种体裁,对

2、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的一首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河,大堰河是谐音。她从小嫁到艾青的村庄畈田蒋村做童养媳,度过了悲苦的一生。诗歌以此为题,点明诗人歌颂的对象、抒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

3、成名作。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4、。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3、大堰河,原出生于离艾

5、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4、学习生字:大堰河(yn) 檐头(yn) 瓦菲(fi) 灶火(zo) 荆棘(jng j) 掐死(qi) 匾(bin) 火钵(b) 碾(nin) 忸怩(ni n) 冰屑(xi) 团箕(j) 凌侮(w) 叱骂(ch) 咒语(zhu)5、理解生词。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四、

6、默读全诗,理清条理: 全诗共13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交代“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二部分(311):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她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第一层(3):“我”看到雪时想起了贫苦的保姆大堰河。第二层(4、5):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第三层(68):写“我”回到父母家里后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第四层(911):描绘了大堰河的悲惨结局。第三部分(12、13):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直抒胸臆,表达对大堰河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五、教师小结: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歌颂了贫苦妇女大

7、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这首诗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从头到尾,始终围绕着“我”和“大堰河”的关系而写。从“我”所看到的、经历的、感觉到的、想到的一层一层地写“她。这样的构思很常见,而这首诗是典型的代表。二、赏析第一部分:1、教师范读,指名朗读这两节。明确:交代了“我”与大堰河的关系以及大堰河悲惨的身世。这三句诗的容量很大,所交代的所给我们展示的内容都经过了作者精心选择和加工。诗人舍弃了大堰河的家世及其许许多多的生活遭遇,只写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2、分析第

8、一节可以看出大堰河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明确:大堰河,和诗中说的一样,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河,大堰河是谐音,她从小就嫁到艾青的村庄里做童养媳,度过了悲苦的一生。作者仅仅抓住了人物的名字这个细节来描写,这个贫困保姆的名字问题,看似平淡无奇,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压迫下贫苦妇女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童养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再结婚,这样的小女孩叫童养媳。 最后一句反复: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贫苦保姆的真挚同情。 3、第二节中的几句话说明了什么?明确:第二节,首先交代“我”的阶级出身。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出身贫贱的大堰河,却给予了

9、这位弃儿以深厚的母爱。三、赏析第二部分:1、学生齐读第三节:(1)、“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既是写实,借写景来烘托压抑而悲愤的氛围。 (2)、“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诗人以深情的的笔调描写这位贫苦的农民保姆,没有正面刻画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而是在环境、气氛上多用笔墨,写了一大串与大堰河相关的事物:压着雪、满是荒草的坟墓;因无人出入而关闭了的破旧农舍;仅仅一丈平方而又早已变成别人的园地;无人光顾而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令人伤感的悲凉画面。而开篇就写大堰河

10、的墓地,则为全诗罩上了悲剧的气氛。 2、学生朗读第四、第五节:(1)、第四节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是一双勤劳、温暖的母亲的手。诗人没有用抽象的词句,而是用鲜明的画面,把她的繁重劳动表现出来。 (2)、这一节通过“搭”“拍”“放”“补”“拿”等动作表现什么? 明确:表现出保姆的辛苦和劳累。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堰河仍然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通过对比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意。 (3)、第五节:为什么艾青走了,本来,可以卸下一付负担,应该高兴,但是她却流泪了。 明确:在这泪水里,包含了贫苦的保姆对乳儿无比真挚深厚的感情。 3、学生朗读第

11、六、七、八节:(1)、这几节写回到父母家后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 (2)、第六节从哪些方面描绘自己的家?为什么要和大堰河的家做对比?明确: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绘了自己的家,和大堰河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他所回忆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展现大堰河的淳朴善良。 (3)、第七节:生活对大堰河是很残酷的,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了繁重的劳作。那大堰河为什么笑啊? 明确:作者连用几个“含着笑“,突出大堰河的质朴、乐观。反映了大堰河不向艰难生活低头的倔强性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她的麻木和不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笑,比满眼眼泪更凄楚。 (4)、第八节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这一节诗人通过

12、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感人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纯真、无私的爱。4、学生朗读第九、十、十一节:(1)、这几节描绘了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2)、第九节:展现大堰河死时的情景:她是在梦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死去的。也就是说,她是在没有弄清自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没有弄清解脱悲剧命运的道路时死去了。 (3)、诗人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为什么? 明确:这样写加重了悲剧气氛,表达了自己非常遗憾之情。 (4)、后两节:用几个排比句,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最可悲的是大堰河的悲剧还在他的丈夫和他的儿子身上重复和继续着,只有他的乳儿“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

13、界里的咒语”,这也许是给死去的大堰河一点宽慰吧! 这两节深化了全诗的悲剧气氛,激发了读者对大堰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5、由此可见,诗人在主体部分,以自己的深情笔墨,尽情讴歌了“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的感人形象,并借此表达诗人对她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情感是人世间的大美。 四、赏析第三部分:1、这一部分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礼赞。 2、最后一节,句式由整齐的排比,转为长短错落,语气也又急促变舒缓。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爱戴之情。五、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

14、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着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延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15、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二、合作探究: 1、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对这一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 大堰河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她还是博大的,她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 她又是悲苦的,贫苦的,劳累的。多年的贫苦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健康,年仅40多岁就含泪地去了。 她是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是普通母亲的代表,也是对全中国劳动人民的赞美。2、诗中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全篇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