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63273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导学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导学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导学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导学案 (王立平)原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注释:小丘:在小石潭东面。篁竹:丛生的竹子,成林的竹子。如鸣佩

2、(pi)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的装饰品。形容流水声清脆悦耳。(心乐之的)乐之:以之为乐。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水尤清冽:水格外清澈。尤:格外。清洌(lie四声):清澈。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为坻(ch),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翠蔓(mn):翠绿的茎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上下”。皆若空游无所依

3、: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彻,直透。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俶(ch)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往来翕(x)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现或隐。犬牙差(c)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可:不能。寥:寂静;空虚。凄神寒骨,悄怆(qiochung)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

4、被贬在永州。龚古:作者的朋友。宗玄:作者的堂弟。名字叫做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曰恕己,曰奉壹: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学习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预习案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5、。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二、了解背景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三、文体知识:“记”古代一种文体,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整体感知1、流畅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2、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3、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4、小石潭的全貌是

6、怎样的?5、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我的疑问自我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篁( )竹 清洌( ) 佁( )然 翕( )忽 为坻( ) 幽邃( )俶( )尔 差 ( )互 卷( )石底以出 寂寥( )无人2、填空(1)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2)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3)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4)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D 尔 俶尔远逝 惟手熟尔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环 如鸣佩

7、环_ 清 水尤清冽_四面竹树环合_ 以其境过清_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 可 明灭可见_不可知其源_ 不可久居_ _4、翻译下列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探究案学习指导:精读课文,品析文章文字洗练,表现力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探究点1 文本探讨1、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3、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4、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哪些?探究点2 综合探究1、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扣住作者贬居时的心境去品析,

8、对照文章内容分析)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3、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4、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探究点3 拓展阅读阅读钴鉧潭记,和课本比较阅读要求:1、能够准确理解全文,并能翻译。 2、重点掌握“寻”、“售”、“所以”的用法。3、会分析“定语后置”现象。4、会比较“货”与“售”的不同。5、比较两篇文章。训练案1、背诵课文。2、课内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9、。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佁然不动_ (2) 俶尔远逝_(3) 悄怆幽邃_ (4) 以其境过清_2、翻译句子(1) 全石以为底(2)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

10、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 小石潭的全貌怎样的?(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附:钴鉧潭记原文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

11、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不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开始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其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静的水面有十亩。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刚一敲门就来告诉我:“官租私债越欠越多,

12、(没办法),我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让我更喜欢住在这野旷而忘掉故土,莫非是这钴鉧吗?附参考答案:【阅读训练一】1、大约忽然2、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曲折;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蜿蜒爬行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3、伐竹取道水尤清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文章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寂寥、凄寒、幽怆的气氛,借以抒发了作

13、者在失意苦寂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5、观鱼时的心情:“似与游者相乐”,在这种环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烦恼,产生了与鱼同乐的情趣。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浸透着作者凄苦悲凉和压抑的心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写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力求排遣郁闷的心情,但又最后无法解脱的深沉痛苦的心境。【拓展比较阅读】(一)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2、B3、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碳水清澈透明),鱼儿好像都在空中自由游动,四周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照在水底的石头上。4、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大约、大概凄清、冷清向南说出3、那石岸的形状想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遮蔽。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