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632116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摘要:目的:临床研究针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使用药物性质导致液体 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2020年2月至2021年2 月我院接治确诊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20000多例,将其随机分为刺激性药物 组与非刺激性药物组,刺激性药物组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需给予刺激性 药物,非刺激性药物组在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需给予非刺激性药物,观测对比 不同的药物输液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导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结果:两组 临床数据对比表明,刺激性药物患者输注时静脉炎症状发生率高非刺激性药物 患者输注时完全无急性静脉炎症状发生;输注

2、刺激性药物输注液体局部外渗出血 发生率最高,输注非刺激性药物输注液体局部外渗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该正确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与输液药物,保证输液治疗 正常进行。为以后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方法提供临床参考方案。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静脉炎临床应用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腾飞,专业性高、针对性 强的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护理新模式受到广泛讨论,对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 液患者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必要的干预措施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护理就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细致全 面地将患者护理工作贯彻落实,才能有效改

3、善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满意度情 况,提高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满意度。本研究通过结合我院收治的使用静脉 留置针输液患者实际情况,探究了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刺激 性与患者发生液体外渗与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讨论进行护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接治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580名, 将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刺激性药物组(n=838) 和非刺激性药物组(n=742),刺激性药物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22例、416例且 患者年龄为(43.17.4)岁,非刺激性药物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21例、321例 且患

4、者年龄为(42.58.9)岁。1.2研究方法两组均采取同样的治疗手段和策略。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无差别的普通护理, 并记录好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病症相关数据。1580例患者在进行静脉滞留 针穿刺时均一次成功,但在静脉输液给药过程中发生液体外渗的患者有29人, 29人中均非穿刺性组织损伤;输液给药过程中有838例接受刺激性药物输注, 其中有九人在给药过程中发生静脉炎,同样均非穿刺性组织损伤。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统计两组病例患者的急性液体外渗严重情况和慢性静脉炎患者发生严重情况 的发生率并对此进行比较:液体外渗患者表现比较标准如下:两组患者进行静脉 滞留针穿刺时均一次成功,出现少量回血现象为正

5、常临床表现,患者的置留针穿 刺点周围皮肤并未出现肿胀情况,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轻微触痛;或患者出现时 在穿刺区域静脉苍白、水肿时或呈条状线索状,主诉疼痛或麻木;或在静脉输液 穿刺过程中血管无异常,于局部拔穿刺针或用药封闭血管数小时后或在穿刺点周 围心端皮肤出现明显红晕或微小水疱。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分别进行统计本次 使用局部静脉输液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患者局部静脉的发炎症状程度,满分为10 分,无明显症状程度评分为10分,代表患者静脉炎在临床表现无任何明显症状, 轻症程度评分8-9分,代表患者触摸直接注射导管部位时有轻微压迫疼痛感,中 症程度评分平均为6-7分,代表接触注射导管部位没有出现红、压痛

6、明显症状, 发生感染范围一般在注射导管末端长度以内,较高的重症程度评分为4-5分,代 表接触注射导管部位出现有红、肿、热、痛等明显症状,发生感染范围一般在注 射导管末端长度以外,重症程度评分为2-3分,代表接触注射导管部位出现有重 度红、肿、热、痛等明显症状并已发热化脓,发生感染范围一般在注射导管末端 长度以外,伴有明显的感染表现。表1:药物的刺激性与液体外渗率的关系ds ,n(%)组别例数液体外渗例数(例)液体外渗发生率()非刺激性药物组74291.21刺激性药物组838202.38表2药物刺激性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n(%):例轻症中症较重症重症总计组别数无症状刺激性药物组742733(98.

7、79)5(0.67)3(0.40)1(0.13)09(1.21)非刺激性药物组838838(100.00)00000两组输注数据对比表明,刺激性药物患者输注 时静脉炎症 状发生率高 (1.21%),非刺激性药物患者输注时完全无急性静脉炎症状发生;输注刺激性 药物输注液体局部外渗出血发生率最高(2.38%),输注非刺激性药物输注液体局部外渗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1.21%)。临床试验中对数据中的差异分析具有重 要统计学分析意义。3讨论本次研究根据输液给药的刺激性不同将入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分成两 组,通过对比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出现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情况,探究在使 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出现不

8、良情况的影响因素,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护 理的应用提供必要及合理的临床方法。研究表明在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如果将刺 激性较强的药物通过输液管或置留针直接输入静脉血管后,会引起静脉血管的一 系列应激反应,导致内皮弹性细胞由于渗透压的影响迅速脱水而发生组织变性, 从而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静脉液体大量外渗的不良情况的发生,极易出现血管 变硬等情况,使得静脉炎发生概率大幅度提升。在输液过程中甘露醇及B-七叶 皂苷钠因其药物的具体作用机理使其具备了高渗透的性质,是可能导致静脉炎患 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甘露醇通过置留针进入静脉血管会导致渗透压和 血压的突然升高而起到快速脱水、利尿等的作用;而B-

9、七叶皂苷钠在通过置留 针输注到静脉血管时出现抗水肿作用,兼有抗炎、抗自由基作用。 但是与其他 临床上常用的渗透性脱水剂不同,这类药物在经过静脉血管后可以直接输入到并 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针对性较强的药理作用。两组临床数据对比表明, 刺激 性药物患者输注时静脉炎症状发生率高非刺激性药物患者输注时完全无急性静脉 炎症状发生;输注刺激性药物输注液体局部外渗出血发生率最高,输注非刺激性 药物输注液体局部外渗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综上所述,应该正确认识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用药针与静脉输液用的药物, 能有效降低慢性静脉炎及慢性液体导管外渗的疾病发生率,延长静脉置入导管持 续时间,保证输液治疗正常进行。为以后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方法提供临床参考参考文献:1 王雅文,李园艺,徐春茹.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常见问题及护理J.当代临床 医刊,2015,28(03):1439.2 高艳芬.富林蜜凝胶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治疗静脉炎及液体外渗40例临床 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1):61-62.3 周敏.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 究,2015,13(11):106-107.4 赵琳.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69-31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