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62120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第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空白(kn)肤浅(f)悼念(do)卓有成效(zhu)B驱逐(zh)繁芜(w)豁然(hu)不可估量(lin)C奠基(din)剩余(chn)诅咒(z)浅尝辄止(zh)D撰稿(zhun)忌恨(j)诬蔑(w)双重身份(c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掩盖肤浅义愤填膺豁然开朗B摸索诽谤卓有成效迥然不同C嫉恨坚韧害人听闻按之若素D诬蔑驱逐浅尝辄止卓有成效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生中能有这样

2、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已经是幸福的了。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_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虽然但然而也然而B即使也但是都而且C虽然却不仅也而且D即使也虽然都然而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B美食节上,评委们对各路厨师烧的菜浅尝辄止,往往尝一口,就能说出好与坏。C李明有道物理题不会做,拿去问老师,老师三言两语一点拨,他便豁然开朗,连说“真简单,真简单”。D每当夜幕降临时,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二、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

3、的文字,完成58题。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

4、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5“不仅如此”这个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_6“这里就豁然开朗了”的“这里”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答:_7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巨大成就是什么?(4分)答:_8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请加以概括说明。(6分)答:_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

5、演说(节选)雨果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宫廷、贵族、金融界;这支不自觉的力量,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伏尔泰,我再说一遍,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他用这武器战斗,他用这武器战胜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