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616321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材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的地位1、中学化学教材的概念 中学化学教材的广义概念:是指师生使用的与教学有关的中学化学教学材料。 内容:包括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习题书等等。形式:包括纸质、磁盘、光盘、网络等等。 中学化学教材的狭义概念:特指师生使用的与教学有关的中学化学教科书,习惯上 叫化学课本。2、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在高师课程中的地位 高师化学专业所开课程的层次。A、公共课:军训、英语B、专业基础课:高等数 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C、专业技能课: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微格(课 堂)教学技能D、专业实践课:化学教育见习、化学教育实习.E、专业研究课:专题教 育调查、毕业论

2、文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是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3、与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 化学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生物化 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等。 教育技能基础课:普通话、三笔字、教育学、心理学 等。 化学教师专业技能课: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化学教学实验研究、化学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等。 化学教师专业实践及研究课:化学教育见习(1 个月)、化学教育实习及教育专题调查 (8 周)。1-2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的任务1、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的特点 研究中学化学教材规律的一门课程。 与其他课 程密切相关的一门交叉课程。中学

3、化学教材分析与化学专业基础课、教育学、心理学等 课程密切相关。2、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的任务 通过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使高 师生化本生毕业后具备从事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的初步能力。具体是:(1) 了解中学化学课程的体系和内容。理解中学化学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掌握中学化学教学教材分析方案的设计、表达和评价。 九、思考题学习中学化学教材分析课程的任务是什么?化学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进程及结果的总和。 化学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的化学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化学教学内容、进程及结果的总 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来体现;进程由课程计划来确定;结果由教学测

4、试与评价来判断。21 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1、基于科学素养的中学化学课程.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 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什么是科学素养?目前有多种说法1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计划把科学素养界定为“了解和熟悉进行 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美 国科学教育协会界定了科学素养的内涵有11个要素组成。中国通过对公众科学素养 的调查认为,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基本了解:“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 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 了解。中学化学课程必须承担提高中国公民(中

5、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中学化学课程要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进行构建。22 中学化学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是国家教育意志目的和课程目标的载体。中学化学课程结构可分成宏观结构(课程的组织形式等)和微观结构(课程目标、内容等)1、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以学科内容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课程。化学学科课 程便于系统地向中学生传授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现代学科课程 已向“以学生为中心”和“多元能力”转化。活动课程是指以社会调查、咨询访谈、学科小 制作、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为内容的课程.化学活动课程可以弥补传统的学科课

6、程的缺陷, 激化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 关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为了达到规定的学业的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 修习的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选修课程是指根据个人的不同 兴趣特长、职业倾向、高考招生等要求,学生自主决定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针 对必修课程的不足而设置的。其范围广、门类多,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对教师素质的要 求高。 依据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有2个模块,选修课程有6个模块 2个必修模块化

7、学1(36学时)和化学2(36学时)在高一年级开设, 6个选修模块(每个都是36 学时)在高二至高三年级开设。普通高中学制共3学年,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 周授课, 1周复习考试。(有的城市把这种学制叫做“四学期制”)高中学生在3个学年内 按规定修满 144 学分就达到毕业的要求。其中必修课程116学分(含研究性学习15学分、 社会实践6 学分、社区服务2 学分);选修课程28学分(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3、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 最基本的要求,具有统一的共性要求,为必修课。化学基础型课程涉及核心的化学知识、 化学

8、实验活动、化学实验探索。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 需要,体现不同的基础。包含学科和社会实践两部分,学科部分为必修,社会实践部分 为选修。化学拓展型课程融入基础课程内或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开设。 研究型课程激 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属于必修课程。化学研究型课程结合学科内容 进行渗透,其活动方式有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实验探究等 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指继承某一传统学科的特点,将学科的内容通过概念、原理的组合 展现出来,形成知识体系的课程,如化学、物理学等就是常见的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重视课程的系统性、严谨性、逻辑性;但是有时却生成与社会生活实际、学科 的

9、渗透联系脱节。 综合课程是指通过把几个学科的内容通过概念、原理的组合展现出来,形成知识体 系的课程。如科学课程、综合理科课程等。 综合课程能够克服分科课程的不足,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九、书面作业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有哪些?请结合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实例选择某一方面展开 论述31 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一、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与苏联进行科技竞争,制定国防教育法,在中学推 行“英才教育”理念。 1989 年制定2061 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1993 年制 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造就高科学素养的末来人才。

10、日本在20世纪80 年代提出“重视培养科学的思考力和判断力”科学教育的指导思 想我国在20世纪 90 年代提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全面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思 想。2002 年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中学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依据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课程目标是基于学生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达到某种行为变化的预期设计。必须充分考虑 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能力,这些课程目标的起点的因素。初中是化学的启蒙阶 段,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一些“前化学”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目标的依据。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则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依据三: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

11、界的物质,其形态是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其特点。 课程形态的化学与科学体系的化学在功能上是不一样的。 二、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1、突出科学探究的目标 这是国内外中学化学这一科学教育课程的共同特征。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科学教育,都对科学探究做出明确的目标要求。 我国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目标,都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 能力。 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

12、 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基础化学知识包括核心化学概念、基本化学原理、重要化学事实、重要化学应用。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这也是世界各国的中学化学这一科学教育课程的共同特征。如美国、英国、我国香港等 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科学教育,都对科学探究做出明确的要求。我国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有5个 方面: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3.赞赏化学对个人生活和 社会发展的贡献,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5.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三、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1 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课程总目标(大)f

13、课程展开目标(中L课程内容目标(小)化学课程展开目标包括3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课程内容目标包括 8 个模块:必修 2 个模块:化学 1 和化学 2 选修 6 个模块:1 化学与生活、 2 化学与技术、 3 物质结构与性质、 4 化学反应原理、 5 有机化学基础、 6 化学实验2、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类型1.行为性目标目标 2.生成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认知目标的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动作技能目标的层次:知觉、模仿、定位、娴熟、创新3 内容标准描述的方式的多样化 构成内容标准的4 个要素

14、:行为主体(学生,常省略)、行为方式、行为对象、行为结果不同类型和层次教学目标的描述32 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一、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 基础教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抑制师生的创造性化学课程内容以学科为中心, 旧、繁、难、偏教学系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评价以结果为中心,抑制教学过 程的创新二、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释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 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 部分构成。对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维 度、内容要求作了具体的规定。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化学课程的价值。具体有 6 方 面: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学

15、习化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化学的机会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 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一级主题5 个: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 会二级主题18个:每个二级主题包含3 方面的内容要素: (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 学习情景素材。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建立学习化学的档案记录活动表现评价 评价标准:书面测试评价要求:立足基础要求、突出实际应用、体现时代特征、融入 科学探究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释 普通高中化

16、学课程标准的结构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似,也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 部分构成。1、高中化学新课程的 7 个特点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确立适应不同 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 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2、必修课程模块的内容和要求2个模块:化学I有3个主题16个内容标准;化学II 有 3 个主题 18 个内容标准。内容构成概括要来为 4 个方面:化学史与化学方法、化学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和化合物、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