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60819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海对联班第三次讲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了一半的内容,相信通过这一周群里诸位老师的辅导大家对对联的词性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这仅仅是学习对联的开始,正是因为大家对这些有了概念,才会对之后自己应对的时候多加思考。自己想一下,是不是已经开始和过去对联有所不同了呢,不会再那么盲目的应对了。这就是进步。大家也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05:42我留的作业并不多,就是考虑到有的人比较忙,但是,没有作业,大家还有动力吗。显而易见,作业是督促我们继续着学习的一个方法而已。因此,对于这点作业,应该不是什么绊脚石吧。每天群里老师和辅导门都大量的给大家讲解,那付出的时间我们能

2、不说声感谢吗。我是很感谢,我和你们一样在老师和辅导们的引导下,学到东西,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总比荒废了时间强。我相信,做作业的时间远没有那么久,久到组长们都没法按时间整理。我们群的学员素质都比较高,学习气氛也很好。这是其他群没有的。大家要珍惜。我们网上为什么呢,不仅仅是玩儿,是开心!怎么开心,得到你想要的。既然是来学对联,不是想要一点点对联的知识吗,何乐而不为呢。学得深钱多少在自己的悟性,但是,一句话,别废了时间这个一失永不再的伙伴。留点东西让自己对得起时间,让自己有底气,让自己觉得没白在网上混。得到是幸福的,美好的。我们每天讲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领悟的东西越来越多,只要我们比昨天的自己

3、进步了就是进步。接下来我们还是慢慢的展开今天的内容。接着上一节课继续。【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08:48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对联,大家发过的对联:断鸿声里秋憔悴我们暂且给他对个下联。之前在群里大家都对过了的,大家现在可以对下。也在相互的对联中汲取营养,看到别人的好,自己的不足而悟;或是看到自己的好,知足,继续骄傲着,这都是幸福,没有什么蔑视只有求同存异,和谐共进。哈,这词一说像口号了啊,其实,它的内涵是很深刻的。【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18:24告诉他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分析句子。【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18:43就是当你弄不清什么主谓宾定状补

4、时,你就先看这个句子中心思想是说什么。这是个简单有效的笨办法。【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19:04比如这句,断鸿声里秋憔悴大家一眼就会看出,他是说秋憔悴,然后很明显断鸿声里就是他的定语了。是要补充秋憔悴的。然后在分析,秋憔悴是主谓。从结构的角度就简单多了。【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19:35起码你知道下句你要怎么说才和上句是一个结构吧。【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19:54大家看看自己对的对联是不是首先分成了着两个部分和上联对应。然后再细看他的词组类型。应该简单的多了就。20:20:12【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0:12这里我是想

5、小提一下另一个该注意的方面。我们一点点掌握和理解。【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0:33大家看断鸿声里:这里“断鸿声”是一种声音,后分句“憔悴”是感觉。【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1:00是把断鸿声这种声音变成了憔悴的感觉。这种写法就是转移。是通过声音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空间概念,继而为后面的秋憔悴做铺垫。而两部分又互文相补充。前半部用“断鸿”表示“秋”,后半部用“憔悴”补充“断”。这就是句子的完整统一。【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1:56“鸿”的声音是用“断”来形容的,加强了“秋”的凄厉,因而才有了后面的“秋憔悴”。再看:秋憔悴,这也是将人的感觉写成

6、秋的感觉,我们知道人才憔悴,这里却写成“秋”憔悴,这也是一种拟人手法。【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2:49到此整个场景是不是在我们的分析中浮现在你眼前了。断鸿声-秋-憔悴【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3:09这时候,断鸿声里秋憔悴,你是不是就该思考下分句怎么对了断鸿声里秋憔悴喜燕飞来夏意浓【元婴】F18-若问2014-05-1620:23:18断鸿声里秋憔悴=残月影中雨朦胧【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3:26这里要考虑的首先是这几个问题,【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3:411,你对句本句的完整,就是说要和出句的结构类似。断鸿声里/秋

7、/憔悴这个大家一目了然了。断鸿声里秋憔悴喜燕飞来春意浓20:24:07【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4:072你对句在出句所表达的情境上修辞的统一。【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4:39A,时间是否一致,上分句是秋天的一个剪影,你总不能写夏天吧。B,空间是不是可以配衬。上分句是用的是利用断续的声,在空间上给人带来的憔悴的感觉的。你可以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与这种感觉匹对。C。在情感上,上分句是不明快的,起码是低沉和类似没有希望的样子。你肯定不会对出个高兴地调子来吧。【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5:303当然还有意境方面,就是会所断鸿声里秋憔悴,他要表达

8、的是什么含义,除了字面的意思外,内涵要表达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可以通过表面看到一个人在那里仰天长叹呢,他在想什么,他要什么,他为什,这就是下联应对的根本。这也是不同的人对的下联为什么不一样的原因,这个意境后面我们还会慢慢讲。大家一点点的跟进,练习。20:26:18断鸿声里秋憔悴=屋露并淋连夜雨?这能对吗?老师?【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6:28就是要知道【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6:48往下听自己判断【金丹】辅导-临江仙2014-05-1620:26:56【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7:104,不能为对而对。考虑过前面说的三点了,这第四点就很好

9、理解了,你只对个词性一致行吗,大家告诉我。这个都属于意境方面的以后慢慢讲解和体会。【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8:03此时,你在回过头来看看,经过上节课我们分析句子和实例讲解,这节课又灌输一点点,是不是已经知道怎么对了。20:28:25【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8:25起码基本有个概念了吧。回头自己看下自己的对句,首先从结构和修辞这两方面,自己就会判断对错了。自己都能当自己的老师了。【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8:54接下来我们继续。知道了律句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了解下复句的联律。【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29:15三:和句

10、式相关的内容:【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0:10这个三是接着上节课继续的20:31:06【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1:06对联有两联,分句最后一个字叫做句脚。单句对联只有一个句脚,我们把多句对联的上联最后一句句脚叫做联脚。单句的句脚就是联脚。其中上联联脚为仄,下联联脚为平。自古一来遵循: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的习惯。我们再回到实例上来,比如:【元婴】F组长-乌云珠2014-05-1620:31:36断鸿声里秋憔悴=晚照古道影凄凉以来【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1:57断鸿声里秋憔悴-上联句脚仄也叫联脚羁客门前月寂寥-下联句脚平也叫联脚【金丹】主讲

11、-雨2014-05-1620:32:22上联要写在左边,下联写在右边。复句联:就是不止一句的对联,中间句尾叫句脚。我们把最后一句的句脚叫做联脚。20:32:47【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2:47对于超短联其平仄如下(一字联,两字联,三字联):【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3:05【元婴】辅导海棠依旧2014-05-1620:33:30断鸿声里秋憔悴=折柳桥头人寂寥【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3:51如:二字结构)摇红=涤翠。(三字结构)谦受益=满招损。(四字结构)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五字结构)栀放同心结=莲开并蒂花。(六字结构)丛桂一枝香满=昆

12、山片玉连城。(七字结构)春江桃叶莺啼湿=夜雨梅花蝶梦寒。【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4:25(八字结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十字结构)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十一字结构)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十二字结构)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通常都避免三仄三平.大家看到,七字以上的对联一般可划分为两部分【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7:08如:【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7:48九言可划分为5+4句式。.多分句联基本平仄规则:每个分句分别遵循一至七言平

13、仄格式。【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8:21对于非律句要根据语义划分结构。顾名思义,“非律句联”就是未遵循“两字一节”语音节奏的对联。比如:20:38:49【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8:49【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9:13【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39:40这里,单字节奏不拘平仄;节奏点(节奏的尾字)尽量遵循交替律和相反律;除固定词组和极其特殊的场合允许三平尾外,尽量避免三平尾。这点上节课已经提及。【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40:12A下面说下,领字句。【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40:31在对

14、联中,用以领出两个以上整齐并列的短语或分句的词(或短语)称为领字,有时候领字是词组。领字游离于意节之外,它独立存在。领词可以是单字词,也可以是二字、三字甚至多至四字的词或短语。20:41:02【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41:02领字在对仗上面也比较宽松,在对应位置上的声律要求也被列为可不予计算,究其根源,就是因为领字虽然在联句中起到的作用不少,但它始终是为了给主体服务,为了明确它在句中的主次地位,有意地忽略它的声律、对仗要求,模糊辅助物,突出主体了。【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42:07领字在联句中的运用没有一个量的规定和标准,【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42:23比如:大观楼长联中: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一个看字便引领以下的四句,【金丹】主讲-雨2014-05-1620:42:44又如: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这里有两处带领字,趁字,领蟹屿螺洲,梳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