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60816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必修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中生物会考条目解析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1.无机物(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a作用:作为良好的溶剂;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2)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 a存在形式:无机盐在细胞中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缺Ca2+会发生抽搐现象,HCO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2.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依据 b种类和分类依据: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

2、成。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和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元作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a脂质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包括: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能物质。磷脂: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但血液中胆固醇过多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3)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b 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

3、S。 基本单位:氨基酸功能:通常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消化酶具有免疫作用:如抗体具有物质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4)氨基酸的结构和种类、氨基酸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b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种类:约20种。不同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形成方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命名: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N肽。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计算: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

4、链数(5)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b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氨基酸空间结构千差万别。(6)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a元素组成: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种类: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DNA脱氧核苷酸主要在细胞核核糖核酸RNA核糖核苷酸主要在细胞质功能:DNA中贮藏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 RNA是合成蛋白质时所必须的。(7)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 b苏丹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

5、本尼迪特试剂可与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等)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常用材料:花生种子、蚕豆种子或菜豆种子等。方法步骤:制片 徒手切片,将种子子叶切成12mm厚的薄片,置于载玻片中央。染色 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将苏丹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料,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制片 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橙黄色)的脂肪颗粒。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常用材料:马铃薯块茎方法步骤:将生物组织材料剪碎后研磨、过

6、滤。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5滴碘碘化钾溶液,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结果:溶液颜色变成蓝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常用材料:梨和白萝卜方法步骤:将生物组织材料剪碎后研磨、过滤。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试管,使样本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均匀,将试管置于热水浴中加热23min,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结果:产生红黄色沉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常用材料:稀释的鸡蛋清,豆浆等。方法步骤: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NaOH),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A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CuSO4),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结果:溶液颜色变成

7、紫色。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3.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a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其内容主要有: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a 细胞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生物体的长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绝大多数生物。(3)活动:观

8、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b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程序:取镜安放对光制片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操作过程: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动载玻片,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让高倍镜头正对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比较:高倍物镜下视野亮度暗、物像大、细胞数量少。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倍数是指放大标本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像

9、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4.细胞膜与细胞壁(1)质膜的选择透性 a质膜有允许某些分子透过,而阻止另一些分子透过的特性,称为质膜的选择透性,选择透性属于质膜的功能特性。(2)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质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有些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流动镶嵌模型:组成质膜的膜蛋白和磷脂大多都是可以移动的,由于膜中的各种组分都在不断地移动,像流体一样,而且又有各种蛋白质分子镶嵌在其中,所以这种模型称为流动镶嵌模型。因此,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动镶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由脂双层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3)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a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脂双层是膜结构

10、的基础,它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膜蛋白有许多功能: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还有一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化学信号),有的能识别其他细胞,有的则与病原体作斗争。(4)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a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5)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b步骤:将玉米籽粒放在温水(2025)中浸泡36小时,取4粒已经泡涨的籽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

11、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以淹没种子为宜)。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结果: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全都染上了红色,而没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仅表层带有浅浅的红色。结论: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透性。5.细胞质(1)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质体、液泡和中心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a内质网:形态、结构:是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的细胞器,这些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功能: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加工蛋白质和有机物的运输通道。核糖体:形态

12、:颗粒状小体。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外表面没有膜结构。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一部分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形态、结构: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由这种小囊产生的小泡组成。功能: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如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高尔基体的作用就是把集中在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溶酶体:形态、结构:是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功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线粒体:形态:呈颗粒状或短杆状。结构:由内、外两层

13、膜构成的,膜的结构基础都是脂双层,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以及嵴的周围都是液态的基质。 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己需要的蛋白质。功能: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质体: 质体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类。白色体不含色素,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最重要的一类有色体是叶绿体。叶绿体:形态、结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面有双层膜,内部是液态的基质,浸在液态基质中的是一个复杂的膜系统,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就存在于这些膜系统中。功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形态、结构:是细胞中一种充

14、满水溶液的、由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其中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色素等。功能:贮藏营养和色素等物质,其中液泡中的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此外还有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和失水的作用。中心体:形态、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每一个中心粒都是由一组微管排列成的筒状结构,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功能:在动物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作用。 (2)细胞溶胶的功能 a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细胞溶胶中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3)活动: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b实验原理: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以及液泡

15、、细胞壁等结构。实验目的: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黑藻细胞中的胞质环流现象。实验步骤:黑藻的培养:实验前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取材:将黑藻从水中取出,用镊子从新鲜枝条上取一片幼嫩的小叶。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小叶放在载破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6.细胞核(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b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的DNA分子中。染色质染色体成分相同,只是凝聚程度不同,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同一种物质。 核被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