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60346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05_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CCS B 38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23 - 05 - 20 发布2023 - 06 - 01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5/T 10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华、杨晓霞、罗存贞、赵江萍、杨晏平、吴建花、黄佳聪、周娟。IDB5305/T 1012023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

2、定了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核桃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LY/T 3004.4 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防控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 低病虫害发生率的目的,促进核桃标准化生

3、产,提升核桃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 生态环境的一种防控模式。3.2理化诱控利用昆虫信息素、诱虫灯、粘虫板、阻隔网和趋避膜等物理措施防治核桃害虫。3.3二次稀释法先用清水或其他稀释载体将农药原液稀释为母液或母粉,再稀释为所需浓度的方法。4 防控原则坚持以“绿色环保、减药控害、提质增效”为原则,抓准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以营林技术和生物防控为基础,理化诱控为核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为辅助的综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天敌的伤害,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15.1 主要虫害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暗黑鳃金龟、核桃扁叶甲、黄刺蛾、缀叶

4、丛螟、舞毒蛾、核桃黑斑蚜、 小绿叶蝉、草履蚧、云斑天牛、六星黑点豹蠹蛾。5.2 主要病害细菌性黑斑病、炭疽病、核桃仁霉烂病、枝枯病、干腐病、根腐病、膏药病、毛毡病、白粉病。6 绿色防控技术6.1 营林措施6.1.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虫、优质、高产、耐贮藏,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6.1.2 合理布局6.1.2.1 合理栽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栽植,早实品种株行距(5 m6 m)(6 m7 m),晚实品种株行距(6 m8 m)(10 m12 m)。6.1.2.2 密度调整8年以上林分适当伐除生长过密、长势较弱、病虫害严重的植株,保持林分通风透光、林相整齐。早实、晚实品种均以

5、平地每667 m2保留68株,山地每667 m2保留810株为宜。6.1.2.3 林下间作立地条件好、土层厚、土壤肥沃的核桃林分,可选择不易发生同类病虫害的作物进行间作,作物高度不高于1.2 m。可间种豆类、大麦、花生、红薯、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或播种黑麦草、白花车轴草、紫花苜蓿、菌草等优良草本植物,改善林内生态环境,为自然天敌昆虫提供有利的生存繁殖条 件。6.1.3 科学抚育参照LY/T 3004.4规定,科学开展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抚育措施。6.1.4 冬季清园12月至翌年2月将修剪的病虫枝条、枯枝落叶集中后深埋或林外烧毁;全园核桃树体、灌木层、草本层喷雾3B5B石硫合剂(

6、生石灰:硫磺粉:水=1:1.5:11)。6.1.5 树干涂白刮除树干老皮、翘皮;按质量比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水10:10:2:40比例,搅拌成浆状,涂 刷主干。26.2 物理防控6.2.1 人工清理6.2.1.1 结合整形修剪,及时剪除病叶、病枝、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6.2.1.2 刮除主干发生的干腐病、溃疡病、膏药病等病斑深至木质部,刮除后用 5B石硫合剂涂抹消毒,刮下的病皮集中深埋或烧毁。6.2.2 场所捕杀根据害虫活动习性,主干绑缚紫茎泽兰或其他草把,收集白天下树活动的缀叶丛螟、舞毒蛾幼虫, 傍晚捕捉集中深埋或烧毁;粗枝叉处绑缚黏胶带捕杀枝干爬行活动的蚧壳虫、红蜘蛛等害虫;小锤敲击

7、树干上的刻槽击杀天牛卵,棉花蘸取药剂塞入排粪孔泥土封口熏杀蛀道内天牛幼虫和蛹。6.2.3 灯光诱杀每 2 hm24 hm2 核桃林地安装 1 台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高于树冠顶部 10 cm20 cm,4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夜间开灯,诱杀金龟类、蛾类害虫成虫。6.2.4 色板诱杀每2株核桃树悬挂25 cm30 cm粘虫色板1张;3月中旬至4月下旬使用黄色粘板诱杀黑斑蚜及其他趋黄性害虫;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使用绿色粘板诱杀小绿叶蝉等趋绿性害虫;观察粘板虫量及时更换。6.2.5 糖醋液诱杀4月下旬至5月下旬,用糖醋液(红糖:醋:水:白酒=1:3:10:1)放于容积约3000 ml诱盆中,加入

8、糖醋液1000 ml和杀虫剂2 ml。每667 m2悬挂诱盆12个,悬挂位置距离地面1.8 m2.5 m,诱杀金龟子、扁叶甲、小绿叶蝉、桃小食心虫等趋化性害虫。6.2.6 性诱剂诱杀5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根据标靶害虫种类悬挂漏斗式信息素诱捕器,每667 m2悬挂35个,距离地面高度1.5 m2 m,每2月更换1次诱芯,诱杀天牛类、吉丁虫类、象甲类等害虫。6.2.7 迷向干扰根据标靶害虫种类,设置对应的害虫性信息素迷向装置,扰乱害虫成虫寻找异性的方向,干扰成虫 交配、减少有效产卵量,降低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等害虫的危害程度。6.3 生物防控6.3.1 微生物药剂4月上旬至6月下旬核

9、桃生长期、果实成熟前,提倡使用多抗霉素、四霉素、链霉素等广谱微生物源 杀菌剂,以及白僵菌、绿僵菌、Bt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源杀虫剂进行病虫害防治。6.3.2 释放天敌6.3.2.1 释放赤眼蜂3DB5305/T 1012023当田间发现核桃绿尾大蚕蛾、核桃举肢蛾、缀叶丛螟、舞毒蛾、黄刺蛾等鳞翅目害虫化蛹率达到20% 时,后推10 d15 d即可释放赤眼蜂,每667 m2释放1.21.8万头,放蜂后7 d14 d内不能使用杀虫剂。6.3.2.2 释放肿腿蜂9月中旬每667 m2核桃林释放管氏肿腿蜂5001000头,可有效减少翌年核桃云斑天牛、星天牛幼虫虫口数量,降低危害。6.3.2.3 释放蠋蝽和

10、叉角厉蝽根据监测大蚕蛾、舞毒蛾、黄刺蛾、缀叶丛螟、扁叶甲等食叶害虫的发生量,按与害虫数量比为1:20 1:40的比例释放蠋蝽或叉角厉蝽,或每667 m2释放4080头,均可有效降低核桃食叶害虫危害。6.3.2.4 释放瓢虫将林间常见的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天敌转移至核桃林内;根据蚜虫、蚧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释放瓢虫卵卡,每667 m2释放100400粒七星瓢虫或异色瓢虫卵卡防治核桃黑斑蚜;每667 m2释放200500粒黑缘红瓢虫或暗红瓢虫卵卡,控制草履蚧等蚧壳虫。6.4 科学用药6.4.1 适时用药进行应急防治。6.4.2 安全用药6.4.2.1 农药使用应按照 NY/T 393 的规定执行。6.4.2.2 采用二次稀释法控制农药使用浓度。6.4.2.3 宜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喷药,喷均喷透。6.4.2.4 果实采收前 2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进行树冠喷雾。4在常规绿色防控基础上,病虫害发生基数较大、危害严重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