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59667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85页例题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2、3题。教学目的:1、让学生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纯熟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比拟、分析p 推理才能和空间想象力。2、经历探究活动,进展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初步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

2、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导(3分钟)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2、你能分别指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二、思(10分钟)(一)探究长方形周长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2、可以怎样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3、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长方形进展测量并记录数据。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二)探究正方形的周

3、长1、我们需要测量正方形几条边的长度?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正方形进展测量并记录数据。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三、议(6分钟)算完后同桌间交流计算周长的方法。四、展(8分钟)(一)长方形的周长计算生汇报交流大致以下三种生1:6+4+6+4=20(厘米)师:你能说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生1:我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的加起来,就得到了它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生2:62+42=20厘米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请你说一说。生2: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生3:(6+4)2=20(

4、厘米)师:6+4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又乘2?生3:6+4表示长加宽的和,表示周长的一半。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所以要乘2。让生多说说并理解6+4表示先算一条长加一条宽表示周长的一半。(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1)5+5+5+5=20(厘米),把正方形四条边全部加起来得到它的周长。(2)54=20(厘米),每条边都相等,有4条这样的边。五、评(3分钟)师:刚刚同学们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需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师:如今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5、。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师:刚刚同学们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需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考虑认识到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师:如今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各种方法中不管怎样列算式,求出的都是围成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的和,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6、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第二种最简单更好计算)小结并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六、练(10分钟)1、完成数学书85页做一做。2、课本第88页第9题。七、布置作业作业:课本第87页练习十七,第1题第3题。长方形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2上完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通过教学及课后反应,感觉还是比拟满意的,有以下二个做得比拟好的地方: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其实在一年级时已经有初步接触,孩子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并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历来

7、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先放手让他们说说“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而后再让他们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动手验证所知道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2、充分创设联络实际的生活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母亲节来创设情境,即女儿送来了贺卡和丝巾,请学生猜猜贺卡是什么形状?从而通过拉一拉和推一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接着请学生帮助,帮我把长方形的丝巾变成的正方形丝巾,学生兴致极高,很快就有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理解如何将一个长方形变成的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还适时的浸透感恩母亲的思想教育,这样

8、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总之,这节课我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情境意识强烈的题目和问题。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的,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下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可也还存在着一些缺乏,如学生在验证长方形与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时,留出的时间少了一些,有的同学操作上还来不及,这样就会造成局部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是听别人讲的而不是自己探究发现的。再如课前有的学生说屏幕和音箱的面是正方形的,我并没有作出正面答复,而是告诉学生:学完了这节课你就知道他们是不是正方形了。可是课后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再对这个问题进展回应,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遗憾。长方形

9、正方形数学教学教案3教学目的1. 通过操作、比拟、归纳,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通过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动,进一步稳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3. 通过“拉一拉”等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历。教材分析p 安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认识,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开展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通过想一想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络。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p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本节课要在此根底上进一步探究。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

10、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试图把抽象的知识活动化、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到达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学具准备:放一张长方形彩纸的信封;三角尺、直尺、剪刀等;装有假设干长方形、正方形及边角料的假设干信封。(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曾经认识的朋友。(课件出示假设干正方形、长方形。)你能说出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长方形吗?(生很容易就找出来。)师:这些朋友我们以前只是认识,想不想深化地理解它们呢?生:想。师:如今我们就来深化地研究它们,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谁最愿意开动脑筋。(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及一些边角料的信封。1. 探究二者的特征师

11、:让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内先研究一下用什么方法,然后进展操作。(学生进展活动,非常认真、热烈,老师巡视指导。)师:刚刚,老师发现同学们研究得非常认真,相信一定有了结果,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们小组是用尺子量的,量的结果是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师: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我们可以说生2:(抢着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师:你真是一个擅长考虑的学生。生3:我们小组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师:你能上来边说边演示吗?生3:(大声)能!生3:先把正方形沿中间这条斜着的线对折,再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横着对折,上下重叠,竖

12、着对折,左右重叠,这说明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师:你的方法真好。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生4:笑笑在用三角尺量角,我们也用三角尺量出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师:很好!刚刚,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看屏幕,你能填上去吗?(课件出示“填一填”的内容,学生一起填,大声说出来。)(反思课堂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研究,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既有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又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要小组合作,又要独立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思索、自己探究,这样可以极大地进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步学生的参与度。)2. 游戏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同桌

13、合作,一个说图形的名称,一个蒙住眼睛在信封里摸图形,然后同桌互换。(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游戏。)3. 稳固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下面请大家用一些边角料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制作,老师巡回指导。)师:大家的作品合格吗?我们怎么检验一下?生1:用三角尺量一量四个角是不是直角。生2:我觉着不用量,折折就行了。生3:(非常着急)不行,假如角不是直角,只折是检查不出来的。生4:我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准确。我们既要量,也要折。量一量角,折一折边。师:你能演示一下吗?(学生上台演示。)师:真不错!同学们可以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制作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俩之间有什

14、么关系呢?(反思稳固练习,立足于根底,力求变化。通过游戏、小制作,使学生在创造性的练习中内化新知,培养空间观念以及创新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4. 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师:这个信封里装着一张彩色纸,你猜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到底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师把彩色纸拉出一局部。性急的同学喊道:长方形。师继续拉。)生:长方形、正方形。(声音不一。)(师继续渐渐拉,学生的答案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彷徨。师把彩纸全部拉出。)生:(齐声高呼)长方形。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从刚刚老师的拉动中,你发现了什么?生:长方形中有正方形。生:不对!正方

15、形中有长方形。生:不对!还是长方形中有正方形。(学生争论起来。)师:同学们想一想,长方形的特点是生:对边相等。师:那么,正方形是不是对边相等呢?(学生假设有所思:是这样的。)师:所以呀,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学生恍然大悟。)(反思通过生动活泼又简单的小游戏,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络,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三)小结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学反思1. 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教学中我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历,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时机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手理论,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展学习。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才能教学中,老师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使用动态的学习材料,精心组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兴奋愉悦的气氛中动起来,进步学习效率。3. 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