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59275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心得模板.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读书心得模板老师读书心得模板1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探究,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根底教育的变革和开展。在研究和理论过程中,他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透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鼓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考虑与抑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理论,积累经历,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

2、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当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这天这个时代确实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教育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教育太快,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老师应对这一大群叫不知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老师与校长们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老师冷漠地看

3、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这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齐,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消费的气势。老实说确实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呼唤,呼唤教育创新要有“详细个人”意识,呼唤要在当代教育理论与理论中“人”的转向要从“抽象的人”到“详细个人。说到底快就是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老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答复下列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_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

4、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老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多给他们带给创造、交流经历、合作学习的时机,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潜力。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开展。张文质老师倡导的“生命化教育”,在当今教育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详细的教育过程中表达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务必在详细的理论过程中表达出来。“生命化教育”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老师。老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仅要

5、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开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带给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考虑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教育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控制在二三百人内为最正确。博耶又说:“当班生数超过30个人时,老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须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可以在叫不出一

6、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可以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正是中国教育胜过美国教育“难能可贵之处”。假如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老师组织课堂带来了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老师业绩的标准之一,也是对老师的不公,因为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的老师毕竟是少数。以”生命化教育“为理念,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既要强调老师的主观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的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空间,把“生命化教育”详细落实到

7、教育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实处。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老师要渐渐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历也是渐渐感悟出来的。一个好老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渐渐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盼,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老师读书心得模板2 寒假是孩子们期盼的,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样过一个有意

8、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让自己有点困扰。作为青年老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我也挑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肖川的老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幸福快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老师的幸福是老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老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老师

9、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老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将来。教育是老师的生命,因此老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其次老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开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老师最大的幸福。老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老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老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淘气的学生开场懂事、听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一起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对于老师,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

10、存在。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其实也不是很难,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学生,用心体会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老师读书心得模板3 寒假空闲时,读了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老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感触颇深。与幼儿老师对话这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关于儿童开展的精辟阐述、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对老师专业开展的深化阐述。其次,随处可见基于理论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

11、的理论反思。我们可以感受到,本书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理论”与“思悟”出来的。再次,浸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儿童开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无论在讨论儿童开展、幼儿教育的目的、资料,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老师主角、老师与儿童关子、专业幼儿老师的行为、老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教授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把握。在凯兹教授的书本里面,没有华美的辞藻,但在其朴实、流畅的语言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的是贯穿始终的她个人的独特的学术品质!并感受到了幼儿老师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只有不断充实自身,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的要求。在书

12、本里面,丽莲。凯兹博士深化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开展与教育、幼儿老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老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开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化把握。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第十一章中谈到的:专业幼儿老师的行为。书本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带着20位四岁的幼儿在户外活动,因为只有两辆小三轮脚踏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这一天,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师面前抗议道:“小莉不让我骑三轮车!”这时老师应如何反映呢?她说一位专业的幼儿老师整个决定考虑及反响的过程,牵涉到三个互相关联的问题:1、此情境可以教诲幼儿什么?2、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3、课

13、程与管理上应如何处理?读到那里,我不禁放下书本,思索着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再熟悉但是了,而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来处理的呢?处理的同时关注到了哪些因素呢?在书本里面丽莲。凯兹博士就谈到了专业的幼儿老师在处理时应关注:此情境可以教诲幼儿什么:社交技巧,老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件鼓励幼儿开展社交技巧,社交知识,气质培养。社交技巧,如轮流、协调、抑制困难等处世技能,其中谈到了让孩子学习语言技巧(明确的词句对话技巧);社交知识,如社交认知,正义观念,旁观幼儿的理解与技巧的学习;气质的培养如同情心及助人的气质,实验的气质,防止抱怨及搬弄是非。可见,老师在遇到类似的状况时,就应把重点放在教诲幼儿解决问题的技

14、能和策略上。在这一章节中,丽莲。凯兹博士以一个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事件来说明专业人员与未受过专业训练人员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专业人员的反映就应是运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见解来决定,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开展利益,而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反响大多视当时的状况,以在最短时间内来解决事情的方法来决定行为与反响,而不是以儿童长期的利益未目的。书本里面描绘了一些幼儿老师所使用的专业行为,为儿童开展与学习尽最大努力。在工作中我们时常面临这样的事情: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为一件玩具或者某个主角而争吵。反思自我平时在处理这些我们都认为的“小事”时,自我的反响处理方式是一名专业人员该做的吗,恐怕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比

15、方手头正好繁忙着,比方小朋友本来就有许多费事事这些所谓的原因,使我们常常会出现许多非专业人员的处理方式,比方“说教”,比方“追究原因”等等,而每每这时,我们都还没意识到这些方式的不妥,也许,在这些我们通常都认为的“小事”上,很少会去考虑孩子的长远开展上。反复读了这一章节的资料,让我有了新的的认识,此刻我看了此书,明白自我其实可以利用这件事情鼓励幼儿开展社会技巧,如:轮流、协调、抑制困难等出世技能,这些才是对我们的孩子终身开展有利的。我觉得,一本好书,更何况是一本非情节性的理论性较强的书,粗略地阅读一遍,是不能很好地去解读它的精华的,需要我们反复地阅读反复地领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一次,我只是在

16、网上粗略地看了一遍,而不能说是真正地读懂了它。我想,手头假设是放一本的话,我们便可以随时地翻阅,遇到问题时,把它作为我们的导师,请教于它,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老师读书心得模板4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老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确实,这些建议使作为老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老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老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确实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