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58925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草船借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设计理念】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派及设计意图】 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s;雾中借箭squo;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2、、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回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

3、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

4、论。)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在读好周瑜的长叹一声之后,教师对研读的策略做如下概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squo;雾中借箭squo;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1)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诸葛亮

5、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胜利的笑。) ()老师觉得诸葛亮的

6、话并没有说完。luo;雾这样大,曹操一不敢派兵出来qu;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例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以懂地利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导学生找出:(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讨论:诸葛亮是怎样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 【评点】 本案设计的最大特色是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神机妙算最有研究价值,以此突出重点,集中了研究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收以一当十之效,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又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充满了人文情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