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58511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2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一、选择题1【2017年广州市】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AKOH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答案】D【解析】AKOH溶液的pH7,错误;B草木灰水溶液的pH7,错误;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水溶液pH7,错误;D醋酸pH7,错误。故选D。2【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

2、是单质【答案】A3【2017年重庆市B】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答案】DA【解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它们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故化学性质相似。、醋酸属酸,含有氢离子,正确;B、酸能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白醋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白醋与纯碱发生的反应不属中和

3、反应,错误。故选D。4【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颐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溶液呈酸性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答案】D5【2017年重庆市A】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人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Ca【解析】该实验是把碱氢氧化钡

4、滴加倒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点时溶质没有减小到最小,所以剩B余硫酸溶液显酸性,是正确的叙述;选项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零,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c点时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不是硫酸,故叙述是错误的;D选项因为b点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没有硫酸与之反应生成沉淀,故两点生成的沉淀质量相等,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6【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表示氯离子B表示钠离子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此反应的实质是【

5、答案】D和结合生成水分子7【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下表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选项ABCD物质新鲜牛奶柠檬西红柿肥皂水72.22.4.010pH44.4【答案】D【解析】A选项新鲜牛奶PH=7溶液为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B新鲜柠檬汁溶液为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C选项西红柿汁,溶液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D选项肥皂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答案选择D【8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充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

6、后溶液呈中性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C9【2017年天津市】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3.5-4.52.9-3.36.3-6.6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答案】B【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正确;B鸡蛋清显碱性,牛奶显酸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正确;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因为二者都显酸性,正确;选

7、B10【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O32-CNH4+、Fe3+、SO42-BH+、Cu2+、NO3-DK+、Ba2+、Cl-【答案】DA【解析】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氢氧根离子,离子结合生成生成沉淀、气体、水时不共存;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DK+、Ba2+、Cl-和氢离子间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时,能共存;选D11【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A血液,pH为7.357.45B胃液,pH

8、为0.81.5C牛奶,pH为6.36.6D苹果汁,pH为2.93.3【答案】A【解析】溶液的酸碱性有其PH决定,PH小于7的显酸性,等于7的为中性,大于7的为碱性;故答案选择A血液。12、【2017年四川省达州市】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C用等质量、等溶液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13【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B用两份等质量、

9、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答案】C14【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BNa2CO3溶滚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属于酸性气体,氧气属于中性气体都能用浓H2SO4干燥。故A正确。B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NaNO3溶液不可。故B错

10、误。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但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故C错误。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15【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答案】D【解析】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ApH=13的溶液显碱性,(NH4)2SO4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在pH=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BH2SO4、HCl都

11、能与碱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uCl2、Fe2(SO4)3、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错误;DK2SO4、NaCl、K2CO3、NaOH,物质之间不反应,正确。故选D。16【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B某温度时,向一定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答案】B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7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索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ABCD【答案】A【解析】CO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正确;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是难溶性的碱,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