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6583937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3祖国在我心中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 徽预习提示:一、我会读。污泥 摔倒 祖国 国徽 闪烁 照耀 微笑二、我能辩。币( ) 擦( ) 污( ) 摔( ) 帽( ) 烁( )巾( ) 察( ) 亏( ) 率( ) 冒( ) 乐( )三、我知道。1、国徽的图案里有什么?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徽? 2、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光添彩?3、我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教学重点:1、了解小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教学难点:联系自己,说说

2、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教具准备:1、有关国徽的图片。2、各种硬币,分组观察时用。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有关国徽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 引发兴趣,导入新课。1、祖国在我心中是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主题,在生活中你看到哪些事物就像见到了祖国?2、你对国徽有哪些了解?请你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二、学习生字、新词。1、自学。(根据自己课前预习,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2、全班交流,一起突破难点。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词?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难记难

3、写?(1)读准字音。闪 烁摔 倒(2)记住字形。擦:右边中间是(指名书空)摔:右边的笔顺是(指名书空)。帽:右上部是曰,右下部是目。(3)重点指导理解词义。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辽阔:宽广;空旷。三、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数一数全诗共几个小节。(三节)2、听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节:我爱护硬币上的国徽。第二节:我扶起了一个摔倒的小弟弟,从小助人为乐,为国徽增了光,添了彩。第三节:我和祖国一起在国徽的照耀下成长。四、书写生字。强调“徽”“擦”的笔顺。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yng bmo zi shn shu shui do()()()

4、()zho yo jng ch wnwn nun()()()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大地()的阳光()的微笑()的硬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在平时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便国徽更美丽。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教学进程:一、复习检查。1、国徽上有什么图案? 2、我是怎样爱护国徽的?二、利用插图边朗读边想象,感悟诗歌,激发爱国情感。1、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第一节重点指导(1)我是怎样爱护国徽的?(2)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第二节重点指导我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弟弟,知道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爱祖国。第三节重点引导学生边读

5、边想象的方式学习。你见过天安门前的国徽吗?放课件,看后说说你有什么体会。三、美文颂读赛,升华主题。分小组比赛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四、课外延伸,练习习作。1、结合课文中我的行为和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一想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写下来。2、朗读自己的佳作。板书设计:国徽五星天安门麦穗齿轮(简图)课堂检测:一、我知道。国徽上有()、()、()、()这四种图案。二、选择本诗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默写出来。三、你打算做什么事为国徽增添光彩呢?写下来。(灵宝市实验小学 何春英)回自己的祖国去预习提示:一、 我会读。华罗庚 冲过去 妻子 渊博 斩钉截铁中华 冲着 握手 教授 令人

6、敬佩 二、 我能认。令( ) 遗( ) 憾( ) 借( )今( ) 贵( ) 感( ) 惜( )三、 我知道。1、华罗庚为什么回国?2、华罗庚的很多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

7、课文的大致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爱国徽,因为它是祖国的象征,所以我们更爱祖国。每个人爱祖国的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名人是怎样爱自己的祖国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二、学习生字、新词。1、自学。(根据自己课前预习,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2、全班交流,一起突破难点。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词?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难记难写?三、自由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小组讨论课文分为几部分来写的?(1)第一至九自然段写华罗庚从报纸上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心情无比激动,决定回到祖国去。(

8、2)第十至十三自然段写在码头上华罗庚拒绝美国朋友的挽留,表示要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为祖国出力。四、书写生字。“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点。“今”与“令”区分开。五、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jng pi y hn yun fng b dng ( ) ( ) ( )ji gi xu sh xng qng j dng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土地 ( )的洋房( )地说 ( )的春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

9、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 朗读课文。2 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二、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重点理解句子: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象出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3)分角色朗读。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

10、读边划出能说明华罗庚为什么要回祖国的语句。重点句: 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1)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2)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3)分角色朗读华罗庚说话时的心情,坚定的语气。 (4)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体会华罗庚高兴的心情。三、演读课文,升华情感。分小组演一演,注意要演出华罗庚焦急回国的神态和坚

11、定的语气。四、思考交流,笔下生花。1、我还知道华罗庚的许多故事。2、出示天地中表现中国人骄傲的几幅图,完成笔下生花。3、展示优秀习作。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华罗庚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数学家,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研究条件,毅然回到祖国,所以说他更是一位爱国者。有句话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小学生,我们不但要热爱学习,热爱科学,更要关心祖国的大事,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板书设计回 自 己 的 祖 国 去华罗庚(爱国)奉献课堂检测:一、演一演课文。二、我还能讲出很多名人爱国的故事。(灵宝市实验小学 何春英)意大利的爱国少年预习提示:1、先认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记住字形,给一类字扩词,在预习本上认真抄写课后生字。 2、再朗读课文:(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2)划出生字在文中组成的词语,查字典、词典,了解不理解的字词意思,把本课重点词语及其词义抄写在预习本上。(3)把课文朗读正确、读连贯(至少读三遍)。 3、然后用默读的方式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4、最后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写在预习本上。 注:预习时可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如: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教学目标: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书籍爱的教育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爱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