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581450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3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一、班级目标本学期继续落实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提醒自己,反省自己,看到不足,不断努力。最终实现细节教育时时提,做一个高素质的学生。1、常规习惯方面继续落实“四三五四五”习惯教育工程,即:从礼仪、自律、卫生、内务、就餐五个点入手,落实三做好、卫生打扫五动作、内务整理四分开和文明就餐五步骤,带动学生能做到举止文明能自律,使学生形成“文明用语我来说”“文明行为我来做”“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内务我整理”“文明就餐要看我”的良好习惯。2、自律习惯方面培养高年级的孩子学会自律,自觉培养个人道德素质,从一举手、一投足做起。能够自觉做好每一天应该完成的事按时作息,用心做事,珍惜他人

2、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爱护公物。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高兴。明辨是非,心中有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学习方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2)班干部督促养成早读前,晚饭后用心阅读的习惯。教师确定每月的阅读主题,并不定时地向同学传授阅读方法,使学生爱读书。(3)对班级同学的日记进行经常性的提醒,学会用日记本写自己的心里话调节好心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帮助学生。严格的进行管理(1)学习态度方面:要求每天必须认真的完成家庭作业。认真完成作业的根据学习质量,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的学生每人加一课学习星。字迹潦草的,不认真的要把当天的作业重写

3、,同时,扣掉一颗学习星。2、纪律方面:培养正确的舆论,并利用舆论压力促使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1)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课,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给同学提中肯的意见。积极举手发言,大胆的提问。不开小差,不说小话。能做到的学生每人加一颗纪律星,被老师点名的学生每人扣一颗纪律星。(2)课间纪律:不许追逐打闹,不大声说话,不摔门。作得好的同学加星一颗,作得不好的同学扣星,并酌情进行思想教育。(3)两操:按时回到教室做眼操,做的好的同学加星,不认真做的同学被扣星,同时,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做课间操时,要作到快、静、齐的排队到操场。作得不好的同学扣星,不认真做的同学被扣星。3、卫生方面:实施劳

4、动人人岗位责任制,把我们班的劳动包干区按人数分成若干份,每人负责一份,每天,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劳动岗位。同时,由平时劳动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担当,各个部分的卫生检查员,负责检查大家的劳动情况。4、文明礼貌方面:通过有意识的批评和表扬,培养班级的正确舆论,让学生对同学的行为和班上的事能明辨是非。使用普通话,不说粗话,不骂人。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做的不好的善意的提醒,发给黄色提醒卡,督促及时改正并为同学们做好事。提醒后还没有改好的,就要和全班同学一起对自己的毛病进行会诊。如果提醒卡无效,积累3张就要兑换一张红色警告卡,将要和家长交流帮助孩子改正。三、评价与奖励办法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

5、,相同等级中每三个形成一个PK小组,和自己水平接近的人竞争,更有积极性,竞赛表贴在评价榜中。在班级除了评比各方面的情况,还单独设立“阳光少年”奖章:鼓励孩子诚实做人,文明守纪,帮助同学,关心班级。班级工作中,做好细节工作,习惯也就落实到了实处,我会按时计划,使学生形成好的习惯。让人人都有分管的工作,人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气使我们的班级目标。相信坚持下去,孩子们定会终生受益。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二)一、基本情况我们三年级(3)班学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多数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

6、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优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1.除法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_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

7、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及计算。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8.观察物体主要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10.认识分数是在

8、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

9、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_千克=_克。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空间与图形: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

10、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统计与概率: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2.数学思考方面。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

11、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方面。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经

12、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4.情感与态度方面。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四,教学措施1、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习。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5、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方法。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例题和形式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及数学游戏。小学三年级教学计划总结(三)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