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581089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校学风建设探析4篇 第一篇 一、学风建设的现状 (一)学风建设理念陈旧 目前各高校的学风建设现状还停留在软工程层次,仅单从学生层面着手,并且认为这只是某一单位部门的事情。但是实践一再证明,学风建设工作需要学生处(部)、教务处及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合理统筹资源,齐抓并举,共同努力。 (二)学风建设定位错误 现行的学风建设片面强调学生的就业率,偏重于评先评优、奖助学金的评定、安全和卫生等事务性工作的管理,缺乏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学风建设定位。 二、学风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中学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误导 中学时候,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考上大学,片面弱化大学学习,导致“到了

2、大学就可以放松了,不用再辛苦学习了”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此外一些高年级学生经常给新生灌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6分嫌多,分刚好”等等错误观念,进一步误导新生,使其学习态度不端正,直接导致了恶劣的学风形成。 (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每个高校的学生手册中都有针对课堂出勤、考风考纪的详细规定,但几乎很少有执行到位的。如对于“旷课累计达到一定时长的要取消本门课程的考试资格”这一项就鲜有学校严格执行的。还有很多高校为了保持较低的相关违纪处分率,抑或是担心学生受处分后作出过激行为,轻易不敢做出相关处分处罚决定,这不仅没能够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却恰恰滋长了学生的不良风气。 (三)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如

3、今大部分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配备情况都不容乐观,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又由于各个涉及学生事务管理的部门(如学生资助、医保等)在工作实际中,都将相关事务性工作强压给辅导员,导致辅导员不能抽出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风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优良学风形成的新举措 笔者在车链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详细论述了一种优良学风形成的新举措。该举措借鉴车链模型运动,优化运动过程中的各要素,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以各类学风建设活动为抓手,灵活运用广泛宣传、齐抓并举、奖惩有度等措施鼓励师生参与建设优良学风。 (一)以组织机构建设为基础 学风建设工作需要学生处(部)、教务处及其他行

4、政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统筹资源,齐抓并举,共同努力。因此需要组建一个自顶向下的学风建设组织机构,以此为基础切实有效地推进学风建设工作进展。管理梯队的高层组织应由分管校长牵头,联合学生处(部)、教务处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构成。高层梯队主要负责学风建设的顶层设计,根据学校发展的大方向拟定学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并负责学风建设过程中协调各学院和部门之间的资源调配。管理梯队的中层组织由各学院的教学院长和副书记牵头,协同学院分团委、各年级辅导员和学院教学秘书等人员构成。中层梯队主要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结合各学院的学科背景和具体实际,以校方的学风建设总体目标和方向为指导,制订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5、,同时统筹规划各系部之间的教学资源。管理梯队的低层组织由各行政班级学生骨干构成,该梯队作为学院学风建设方案和措施的具体落实者,负责在各行政班级内部或者之间实施学风建设工作,并向中层管理梯队及时汇报落实进展情况。 (二)以文化建设为载体 “大学本来就是文化的产物”,大学的文化需要定位、规划、传承、创新和积淀,这一系列的发展行为就是大学文化建设。就校园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建设以优良学风为导向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等。 1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即为保障,为了实现优良学风的目标,高校要实施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在学习制度以及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和督促机制。因此,学校

6、、系部、班级在不同层面上构建有利于优良学风形成的制度体系,培养师生的制度遵守意识,使学风建设制度的执行内化为师生群体的自觉行为。 2.精神文化建设。精神即灵魂,大学的精神“实际上是一所大学的命脉所在”,其将引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学校的发展,其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内涵建设将凝聚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高校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倡导、弘扬这种精神文化,促使师生群体协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优良学风在这种“场”的作用下不断改良、传播。 3.物质文化建设。高校的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布局、校舍建设的风格、校徽、院徽、校服等校园形象标识,这些标识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物质文化

7、叙述着一所高校积淀的传统、特色以及校园文化,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外部实体环境,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强化教风建设 教风建设是一所大学关联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强化优良教风的建设,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必要前提。 加强师德教育。高校要想形成良好的学风,首先要加强师德教育。教师的师德全方位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良好的师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因此师德建设的强化对学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潜心教学改革。教学活动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只有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改革,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创建优良学风。因此教风建设中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8、还要有一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去不断尝试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优良学风的传承与革新。 (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个体的发展”,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辅导员就要通过班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及时地让新生了解大学,避免高中教师以及学长学姐错误观念的引导及传播,使学生一入学即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让学生从主观层面认识到自己肩上承载的父母和亲人的期望,并珍惜难得的学习时光。其次辅导员要经常带领学生学习学生手册等学校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信仰,

9、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进而从制度约束内化为行动,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学风建设活动中去。 (五)以学风建设活动为抓手 开展学风建设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学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策划并实施各种有益于优良学风传播的活动,学风建设活动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优良学风传播的实效。因此,开展的每一项学风建设活动,都要切实做好前期策划,组织过程不能枯燥乏味,力求活动内容缤纷多彩且活动形式要有足够的新颖性和吸引力。比如机器人大赛、节能减排大赛、英语竞赛等。这些丰富多彩且充满吸引力的学风建设活动,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巩固了学风建设成效。“主动轮”确

10、定学校的中长期学风建设目标,通过管理梯队组织运作形式逐级向下落实,对学风建设活动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调控,以学风建设活动为抓手让全体师生参与到学校学风建设活动中,高校的学风建设就会像车链模型一样平稳发展,并最终形成优良学风以传承发展。 1加强高校学风教育与促进学生就业的关系 1.1学风建设工作和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目地同向性 学风建设侧重于根据学校的教学特色和综合实力,对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方向、生活规律、人生目的等方面进行明确是思想教育,开展严格的整治管理工作,是兼容道德、智慧、体育等于一体的系统性教育工作。就业工作旨在引导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在社会竞

11、争力严峻的情况下,规划属于自己的人生职业道路,寻求属于自己的满意求职方向,是兼顾完善和培养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发展、社会就业观念趋势等一连串综合能力思考的过程。它们的目的都是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输送得高品质的人才。 1.2学风建设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辅相成 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大,归根结底是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透彻。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常常眼高手低,面对社会工作压力适应程度缓慢,对抗压力能力不足,因此,在高校校园环境里,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正确的就业态度,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在校园里不断接受良好的学风洗礼,灌输正

12、确的就业教育,大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管以后处于社会何种岗位,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贡献者。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最大的瓶颈问题,出于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年年突破新高,届届创下历史新记录。02年,根据我国权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局势不容乐观,预测20年将有10万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发表声明,预计202X年将有69万人次的大学生离开校园奔向社会岗位,02X年就业情况将会出现比往年更加严峻的的形势。自1999年我国在全国各地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大众化、全面化”的高等教育阶段便一兴

13、而起,我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上涨,不断增幅。20X年约为280万人,22X年约为41万人,202X年约为610万,202X年约有619万,直至22年我国各地区高校毕业大学生俨然已突破30万大军人数,累计往届推迟毕业与就业人数的情况,就业数量之大可想而知,令人闻者心酸。这一连串庞大的数据背后存在着多大的隐患,多少年轻人怀揣着心中的梦想进入梦寐以前的高等大学,却被残酷的现实鞭策着。 3加强学风建设和促进就业工作存在的阻碍 3.1不能充分认识自我,对社会认知感不强 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从小学入学一直到大学毕业阶段,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校园环境生活,由于对社会缺乏初步的了解,而今大学生

14、接触社会的时间基本要到大学毕业之后,不能准确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特定学历进行高素质的培养。学校也缺乏有力的条件将学风建设与就业工作完整结合。对此,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全面导致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偏差和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具有针对性 学风建设工作是学校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规章制度要求,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岗位的基本措施。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教育部对学校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化,高校的教学质量整体进展迅速,这必将为学生顺利毕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问题总是存在的,这样批量化、一体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却打造出了一大批“清一色”的模板学生,他们对理

15、论知识掌握很扎实,但是遇到实践工作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学校教育只重视教学考核,往往忽视了实践参与。这些现象仍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3.3就业教育不全面,就业体系不健全 高校目前忽略了就业教育的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就业渠道和拓展面过窄,以只针对高年级学生为目的的进行教育,明显忽视了对低年级学生教育和引导,这是就业体系还不健全的体现。早点让大学生接收职业规划的思想教育,能尽早锻炼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等到即将毕业了才开始灌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这其中的弊端也是很容易暴露的。而且教育内容单调,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笼统的择业观教育、择业技巧咨询与指导、就业政策宣传等,没有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的教育和培养。 4建议及对策研究 4.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规划好明确的职业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之中,学校的教学制度也应该随之变化。现在是一个大时代、多元化、开放性的世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随着时间段推移而变幻莫测着,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掌握着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和能量。大学生在如此背景环境下,应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规划好明确的职业方向,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眼高手低,一昧的等待不如积极地索取,这是大学生应该要自我不断完善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