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577574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老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到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还是孩子,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

2、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体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

3、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四、教学上精心,激发学生学习热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所谓“师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应精心,促进学生学习热心。教学上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创设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我们教师只要心中有爱,有一颗宽容的心,善待学生,关爱学生,正如一诗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了这种春雨式的滋润和慈母般的关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就容易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