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575959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借鉴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环保)技术措施交底单 工程项目名称:市政工程 编号: 分项分部工程名称: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任务单编号: 安全(环保)技术措施交底内容:1、一般要求:(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取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5)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6)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

2、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7)施工过程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2、设备与辅助装置:(1)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2)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3)安装导轨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导轨应安装直顺、牢靠;设在混凝土底板上的导轨,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时,方可安装。(4)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

3、、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5)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后背结构及其安装应符合工设计的要求,油泵压力表在使用前应经具有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6)安装后背墙体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轴线垂直:方木、型钢组合的后背,组装件之间应连接牢靠;后背墙体应与后背土体贴实,缝隙应用粗砂等料填充密实,现浇混凝土后背的结构尺寸和强度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背墙体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的深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50cm。(7)安装或拆除洞口密封装置需高处作业时,应支设作业平台,不得垂直交叉作业,脚手架应置于坚实的地基上,搭设稳固。(8

4、)安装顶铁前,应检查顶铁的外观和结构尺寸,确认完好和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顶铁应安装平顺,不得出现弯曲和错位现象,顶铁、千斤顶轴线的中心线应在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安装前,应将顶铁表面和导轨顶面的泥土、油污擦拭干净。顶铁与管口顶接处应采用带有柔性衬垫的弧形顶铁,顶铁顺向使用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9)安装工具管和顶管机底板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10)使用液压千斤顶前应检查其活塞阀门和管路,确认完好,无漏油。一旦损坏和漏油应立即更换检修;千斤顶必须按规定的顶力使用,不得超载,其使用顶力应按额定顶力的70%计算,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过活塞总长的75%。千斤顶应

5、放置在干燥,且不宜爆晒得地方,搬运时不得扔掷,千斤顶和油箱应单独搬运。(11)使用起重机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作业现场符合施用电安全要求。2)起重机与竖井边缘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土质、井深、支护、起重机及其吊装物重量确定,且不得小于1.5m。3)作业前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环境、架空线路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适宜的起重机。4)配合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应站于安全地方,待被吊物与就位点的距离小于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5)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坚实平整,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6、形成文件。6)起重机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起重机地基或基础、吊索具、被吊物的捆绑情况、架空线、周围环境、警戒人员上岗情况和作业人员站位情况等。确认安全后,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起吊信号。3顶进施工:(1) 顶进前现场工作坑起重系统,工作坑口平台,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管线与配电线路应完好: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2) 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3) 封门宜在空顶完成后拆除。(4) 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5) 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的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7、(6) 拆除封门应编制方案,规定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封门宜采用静力法拆除(7) 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业。(8) 顶进过程中,严禁工作坑内进行竖向运输作业,进行竖向运输作业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9)封门拆除后,应立即将首节管或工具管、顶管机顶入土体内。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取密封措施。(10) 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11) 一个顶进段结束后,管道与周边土壤间的缝隙,应及时填充注浆。(12) 顶进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情况随时分析,确认正常,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

8、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13) 掘进中,拆接电路、油管和泥、浆、水管时,必须在卸压、断电后进行;接长的管路不得进入运输界限,并及时固定在规定位置。管路拆接后,应检查接口密封状况,确认无渗漏后方可使用。拆接泥、浆、水管时,应在作业点采取控制和收集遗洒物的措施。(14) 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敞开式掘进顶管,严禁带水作业。2) 每一循环掘进完成后,应立即将管道推至开挖面前壁。3) 掘进过程中,人员必须在管道内或工具管刃脚内作业。4) 使用设有格孔和正面支撑装置的工具管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挖掘程序。5) 当土质较松软时,宜在管道前段安装带有刃脚的工具管,掘进过程中,必须保证

9、刃脚切入土体内。6) 管端前挖土长度,土质良好时,不得大于50cm,不良土质地段不得大于30cm。7)掘进时,管顶部位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底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不容许土层沉降的地段,管子周围均不得超挖。(15)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顶进,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顶进。1)开挖面发生严重塌方。2)遇到障碍物无法掘进。3)后背变形、位移超过规定。4)顶铁出现弯曲、错位现象。5)顶力骤然增大或超过控制顶力。6)管道接口出现错位、劈裂或管道出现裂缝。7)影响区内地面、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度、结构裂缝和变形等量测数据有突变或超过限值。5触变泥

10、浆:(1)注浆压力不得超过控制压力值(2)泥浆池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3)注浆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处理(4)注浆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浆液,作业后的余浆应妥善处理(5)补浆顺序应保持向顶进方向逐个进行,不得与顶进方向相反(6)顶进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注浆压力表,当表值低于规定压力时,应进行补浆(7)注浆前,应检查泥浆搅拌设备、空气压缩机、注浆泵、压力表、安全阀和管路等状况,确认完好有效(8)注浆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1)控制压力值已确定。2)压力表已经检测单位检测、标定。3)封门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已经密封。4)经检查,确认机械设备完好。输浆管接口严密,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检查执行情况安全员: 年 月 日讲 解 时 间交底人签字接受人签字备注:1.凡下达施工任务,必须填写本单,进行安全生产交底。 2.本单一式三份,一联工长留存;二联交施工班组;三联交安全员。1资料仅供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