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57488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 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2.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A B C D3.望梅止渴说明了望梅确实能解渴 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 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A B C D4.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5.实际上,画饼充饥

2、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6.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 意识决定于物质A B C D7.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A B C D 8.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B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C发挥了主

3、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9.智子疑邻告诉我们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10.审时度势是说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11.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12.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具有良好的精神状

4、态的需要 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 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A B C D13.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4.杞人忧天错在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1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16.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A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 B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

5、神状态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17.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 正确的,因为在认识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 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 A B C D1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认识客观事物作出的结论 D一切从实际出发19.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抱薪救火 沧海桑田 唇亡齿寒 覆巢无完 画饼充饥 挥汗如雨A B C D20.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时制宜

6、,因地制宜A B C D21.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滴水穿石 物极必反 刻舟求剑 断章取义墨守成规 浅尝辄止 统筹兼顾 固步自封A B C D22.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承认物质,否认运动 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 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A B C D23.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A B C D24.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原因

7、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5.舍卒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26.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27.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割裂整体与局部关系 C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D陷入唯心主义2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考

8、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A B C D29.实事求是体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A B C D30.居安思危的哲学寓意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A B C D31.新陈代谢的哲学寓意是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 B C D32.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好事多磨

9、-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A B C D33.下列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守株待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物极必反墨守成规 吃一堑长一智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失败为成功之母 断章取义 统筹兼顾A B C D34.上题中的说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有A B C D35上题中的说法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观点的有A B C D36.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37.防微杜渐的哲

10、学寓意是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A B, C D38.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 A B C D3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寓意是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事物内部特殊矛盾规定其特殊本质A B C D4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的共同点是A都是一种因果联系 B都是事物的质变和发展C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D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4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有矛盾是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