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57386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文章目录*一、新生儿溶血病的简介*二、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 三、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四、新生儿溶血病的高发人群*五、新 生儿溶血病的预防方法新生儿溶血病的简介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 ,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 ,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 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新生儿期其他导致溶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 酶或红细胞膜的缺陷,这些都有专有的名称,只有血型不合的溶 血称为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1、Rh血型不合(5%)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

2、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 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 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2、ABO血型不合(60%)本病以ABC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 O型, 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 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 儿)为B型或AB型,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 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本病。3、遗传 (20%) 遗传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 , 胎儿血因某种原因进入 母体,母体产生相应的 IgM 抗体,当胎儿血再次进入母体 ,母体发 生次

3、发免疫反应 ,产生大量 IgG 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使胎儿, 新生儿发生溶血,只要0.10.2ml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 就足以使母亲致敏。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可轻可重 , 不 同患儿的症状差异较大。一般来说 rh 血型不合者症状较重 , 而 abo血型不合患儿症状较轻,仅有少数患儿症状较重。溶血严重 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 , 全身水肿 , 可发生心力衰竭 , 有的甚至为 死胎。小儿常在出生后第 1 天或第 2 天出现黄疸 , 迅速加重 , 黄疸 出现越早 , 发展越快 , 病情越重。 abo 溶血病儿多为轻度贫血 ,rh 溶血的小儿贫血严重 , 可导致心力衰竭。

4、大多数病儿除黄疸、轻 度贫血外无其他表现 , 严重者有吃奶减少、嗜睡。小儿还有肝、 脾脏肿大。如果溶血较重,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 340卩mol/l以上, 可能发生核黄疸。 如果小儿黄疸出现早 , 很快加深 , 由于新生儿血 脑屏障功能差,血中胆红素高达340卩mol/l以上时,就会发生核 黄疸 (即胆红素脑病 ),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 幸存的小儿留有脑性 瘫痪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新生儿溶血病的高发人群 新生儿。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方法1.新生儿ABO容血病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 , 达到光疗标准时及时光疗。2.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目前仅限于RhD抗原。在分娩Rh阳性婴儿后的72小时之内 接受一剂肌内注射 Rh免疫球蛋白(RhDIgG),以预防下一胎发生 Rh溶血。第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