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说课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56992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基础课程说课稿一、课程定位(一) 课程性质管理学基础就是高职高专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管理学基础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利用管理的原理、方法形成管理技能,而且为市场营销专业后续的渠道管理、客户管理等课程奠定基础。通过管理学基础的学习 ,可以使营销学生认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性质与作用 ;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过程;理解与掌握管理的职能、手段、方法与工具。同时要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在实习与实践中努力提升现代管理意识 ,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实际的管理能力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出既能“管人”又能“管事”的优

2、秀基层管理人才。管理学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 ,64 学时 ,4 学分。(二) 课程基本理念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管理能力为根本”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课程设计原则,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基层管理岗位能力的培养。(三) 课程设计思路以基层管理岗位的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 “一条主线” 、“两大基础” 、 “四大关键能力”的教学体系。二、教学目标1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能“管人”又能“管事”的基层工作的管理能力。2、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1) 掌握管理及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 ;(2) 掌握管理四大关键能力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 :

3、(1) 初步具备计划与决策的能力;(2) 初步具备组织与人事的能力;(3) 初步具备领导与沟通的能力 ;(4) 初步具备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素质目标 :(1) 具备现代管理意识与管理素养;(2) 具备勇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选取课程内容: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了 “一条主线” 、“两大基础” 、“四大关键能力”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 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 ,就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的班组长、 工段长、 领班、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既区别于以宏

4、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的高层综合管理能力 ,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过为主线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 一就是管理的基础知识 ,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 ;二就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就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 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 ,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 , 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 领导与沟通的能力与控

5、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在本课程中 ,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本课程主要研究与培养这四大关键能力。这就是本门课程的主体与重心。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贯彻教育理念,服务培养目标,体现高职特色,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蓝本,就是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的最系统的文本 ,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控制、 课程改革与质量提高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课程的教学根据教材各部分的意义与作用分为三大模块 ,即:管理基础模块、 职能与实务模块、 企业职能管理模块,其中第三模块企业职能管理模块因为市场营销专业涉及到多门学科分别学习,所以本

6、科程将其列为了解性的内容,不作讲解与要求,故本课程的模块教学内容只包括模块一与模块二。见下表: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序 号能力 模块能力要素教学要求知识、技能学时 分配真识理论能认管B1的力,管理概念管理者技能与角色管理系统理解管理内涵及 性质;掌樨管理者; 掌握管理活动的 组成重点知识管理内涵及性质;管理者的分 类、角色、技能与职能;管理活 动的组成。4-匕匕 育 一技训一成立大学生模拟公司2但握 管理 口想 的能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掌握占典管理理 论、行为科学理 论、现代管理理 论。重点知识泰勒、法约尔、韦伯的古典管 理理论、人际关系及行为科学 理论、现代管理理论。4-匕

7、匕 _ 育练 一技训一猎人与狗2卜C 懊成理巧能,形管皮的力,决策与计划能 力理解并掌握决策的概念、类型与方 法;了解战略与战略 分析的方法;掌握 计划概念、类型、 程序及方法;重点 知识1、决策的概念、类型与方法2、战略与战略分析的方法3、计划概念、类型、程序及方法;4、目标管理6匕匕育练 一技训一案例分析:失败的营销决策 模拟训练:目标管理2组织与人事能 力理解组织及组织 结构的类型;掌握 组织设计与运作; 了解人员配备。重点 知识1、组织概述2、组织结构的类型3、组织设计与运作4、人员的选聘与考评8匕匕育 技训案例分析:巴恩斯医院模拟演练: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职权配置4领导与沟通能力理解领导

8、内涵与 领导理论;掌握激 励、沟通理论及应 用重点 知识1、领导概述与领导理论2、激励理论及应用3、沟通实质及沟通艺术6技能 训练案例分析:有效激励员工的方 法;模拟演练:沟逋技巧的训练。4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理解并掌握控制 的性质、类型及方 法;了解管理信息 系统重点 知识1、控制的性质及类型2、控制的方法3、管理信息系统4技能 训练案例分析:海尔公司的质量控制;模拟演练:信息处理能力。2通过改革与建设,要构建一个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体化的、 多元结构的教学方案。通过设计明晰的多元化的结构,增强教学过程的计划性,保证学生的参与,落实交互式教学,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9、本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分组教学。在充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条件等要素的基础上 ,我们确定了分 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 学生的性别、爱好、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 6-8 人分组,尽量使各组条件均衡。2、本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合作学习。在分组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我们选取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就是 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学生通过互助性的活动完成共同的任务,可以豉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3、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 ,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参与 式、交

10、互式、模拟教学与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就是管理学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应引起教师高度重视。本教案所选案例 ,均就是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余地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 ,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 ;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 ,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其中,后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与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就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就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与升华。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教学组织一贯到底的模拟实践活动。

11、 结合着课程的进程,经过组建模拟公司、制定企业规范与计划、组织实施专题活动、控制与总结等阶段,模拟企业的一个管理循环。角色扮演 。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 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的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 ,运用所学知识 ,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4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 ,并要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助学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二 )考核评价建议管理学基础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模拟训练的过程与效果。考核的项目主要由小组成绩及小组的个人考核与个人平时表现

12、部分构成。其中个人平时表现(平时案例分析报告完成情况及考勤)占 30 ,小组成绩及小组内的个人考核占70 (优秀率不超过 20%) 。(三)教材编写建议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由丁国颖、 聂淼的主编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管理学基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年)。( 四 )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希望增设创业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 ,使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 ,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五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教学资源方面,虽有课件、案例库、习题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可以保证学生的案例分析与模拟训练,但还需继续完善上述资源并设计更为为丰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模拟演练项目供学生使用。(六)其它增强学生对校内资源的利用程度,为学生搜集更多的课程相关参考资料与更加实用的教学案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