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56711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建议本册教科书充分表达全套教材的特色和特点,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络1、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事例,呈现数学。如,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利用春节后刚开学天气比拟冷,天气预报中最低温度在零下的现实素材,认识负数,初步理解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再如,第八单元“统计”。选择“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2023年我国 用户数”、“我国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真实的数据作为统计知识学习的素材。这些典型事例,既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开展数学知识,又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习惯和意识。使学生感

2、受到数学来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2、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如,第5页,用正数表示收入的钱数,用负数表示支出的钱数,设计记事卡的过程中,体会用负数表示事物的作用;第44页,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物价“打折”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64页,在解决教室粉刷面积的过程中,学会灵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88页,在求洗衣机体积的过程中,体会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第90页,在解决地窖挖土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方”的含义;第92页,在研究长方体木箱体积和能装多少立方米小麦的过程中,理解容积的概念,学习容积的计算。这些问题,都是人们生活和工

3、作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计算,又培养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3、在“综合应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养数学应用意识。“通过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络,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考虑方法,并能与别人进展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综合应用”领域的要求。本册教材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设计了4个“综合应用”主题学习活动,都是与人们现实生活严密相联的活动和问题。如,结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和最后一个单元“统计”,设计了两次记录

4、天气的理论活动。“记录天气一”,通过记录开学10天的天气情况,并进展整理和尝试计算温差,丰富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初步体会负数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记录天气二”,通过记录6月份115日半个月的天气情况,交流记录的方式和结果,用不同的统计图描绘气温的不同情况,并对3月份、6月份115日每天的平均气温变化进展描绘和分析p 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简单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 数据的过程,开展统计观念,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再如,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了“包装磁带”。通过6盒磁带、8盒磁带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的问题,使学生经历摆放、估计、测量等数学活动。结合“体积”单元设计了“设计包装箱”。通过香皂

5、装箱的问题,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原因,自己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些综合应用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另一方面,体会到数学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局限性,开展了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资,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不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二重视自主建构数学的过程1、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是本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本册计算的重点是分数乘除法。虽然现实生活中分数问题素材比整数、自然数问题难以选择,但教材仍然注意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可以理解的、用已有知识和经历

6、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如,第40页分数乘整数,教材选择了“每袋糖重千克,三袋糖重多少千克?”的问题,在学生用已有知识进展连加计算的根底上,列出乘法算式,总结计算方法。再如,第50页简便运算。选择了学生比拟感兴趣的电脑打字的事情,给出了书稿的总页数和第一天、第二天各打书稿分数。在学生试着解答的根底上,利用学生不同的算法240+和240+240,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分数。还有,第68页,分数除法。在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整数乘分数得出“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的倒数”之后,设计了“妈妈买来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饼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在学生用

7、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进展推算的根底上,得出: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第62页,长方体的外表积及计算。设计了给长方体的礼品盒贴彩纸的问题,让学生利用长方体特征的知识自己计算,然后再认识外表积的概念。这样的数学学习,不是新知识的承受,而是学生已有知识和经历交融与提升,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开展的过程。2.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本册教材结合有关内容注重让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会数学。如,第59页,认识长方体的展开图,教材设计了“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剪开,使它铺成一个平面”的操作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立体转

8、化为平面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个性化剪法的展示和交流,丰富关于长方体展开图的素材。再如,第84页,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究。教材设计了“用40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分别搭出四种长方体”的活动。通过把学生搭出的各种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进展整理,并观察、讨论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不管摆成什么形状的长方体,它的体积都等于长宽高。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才能。3.在读统计图,比拟统计图的特征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统计图。本册教材在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中,坚持全套教材的编排特点,让学生在读

9、图的过程中,通过比拟不同统计图特点,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如,第98页,教材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呈现了2023年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让学生在读统计图理解信息、讨论“两个图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的过程中,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在描绘数据中的作用。第104页,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总人数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男、女人口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读统计图,讨论“两幅图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在描绘数据中的作用。这样的数学学习,把过去“讲知识”和“教作图”变为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自

10、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统计知识,又培养了获取信息、解释信息、分析p 信息的才能。三浸透数学的建模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本册教材,结合方程和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注重浸透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如,第29页,猜数游戏,为了探究老师猜数的奥秘,把心里想的数设为x,列出方程解答;第37页,鸡兔同笼问题,把其中的一种的只数设为x,列出方程解答。第72页,分数除法问题。用红气球28个,红气球占总数的,求气球总数是多少。把气球总数设为x,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列出方程并解答。这些教材

11、的设计思路是:问题情境-分析p 问题找等量关系-建立模型列方程-解方程。在这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初步体会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详细的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实组织际教学过程,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活动中,自己去研究、探究,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进步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四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总目的详细阐述“数学考虑”中要求,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绘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开展统计观念”。本册教材在“统计”知

12、识学习中,一方面重视对有关数据进展描绘和分析p 。另一方面,特别强化了根据数据结果进展判断和简单预测。如,第99页,根据某市8月16日期间汛期公告和水位变化数据,提出:气象台预报7、8、9日三日将有大雨,你认为水位怎样变化?第102页,根据我国19992023年水果产量的统计数据,提出:试着预测2023年我国的水果产量;第105页,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总数的变化趋势,“预测一下,到2023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这些尝试预测活动,使学生从统计的角度考虑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初步体会统计对判断事物,进展决策的作用,学会理智的分析p 别人的统计数据,开展统计观念。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经历自主读图、分析p 、描绘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在读懂统计图的根底上,通过自主的搜集、整理、分析p 和描绘数据,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去,要给学生足够的动手理论和独立考虑的时间和空间。在一个个详细的统计活动过程中,逐步开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以上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们提出来一起研究。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