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综合练习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567039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综合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学综合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学综合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学综合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学综合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综合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学综合测试题一、单选题(16)1、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2、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属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4、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5、如图3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6、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一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

2、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 D、小于30厘米7、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B、5 cmC、7 cmD、9 cm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二、填空题(21)9、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

3、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则反射角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水面。10、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 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右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 1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现象。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引起的。13、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

4、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6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15、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 的缘故。 1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

5、方法是佩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h平面镜屏幕投影片凸透镜图717、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o。,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 o,折射角是 o。18、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_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_ _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三、作图与实验题(23)19、请完成如图透镜所示的光路图。20、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2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

6、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2、如图12 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2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玻璃板24、(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

7、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2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

8、上出现一个 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 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_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_ 移动。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