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风景名胜区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56290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公山风景名胜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正确处理好八公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适应风景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效益,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它相关法规,特编制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8025)。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八公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类用地和地块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规划依据 有关法规、条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8)风景名

2、胜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实施办法 2.有关规范、标准 (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2)文明风景名胜区标准 (3)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标准 ()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 国家、省其它相关的规范、标准3.相关规划、计划(1)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0)(2)淮南八公山区旅游规划(20062020);(3)淮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020)第四条 指导思想 1、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 “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二十字总方针。2、以保护风景资源的真实性、独特性和完整性为前提,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自然景观为宗旨,正确处理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和人与自然协

3、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建设和谐淮南、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3、与淮南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发展等其它相关专业规划相衔接,坚持服务功能与游览功能配套、发展规模与资源容量协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原则,实现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4、充分发掘风景名胜区丰厚的人文资源,实现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第五条规划原则、突出八公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特质与优势。2、强调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与资源共享,实现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和谐共生。 3、注重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发展、远近结合,为风景名胜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 4、在保持风

4、景名胜区风景名胜资源真实性、可读性、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恢复与整合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 、通过保持植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对风景名胜区周边环境污染源的控制与风景名胜区内部环境污染的治理. 7、统筹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游赏项目规划,促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第六条 规划期限 1、近期:200年-201年 、远期:016年202年。 第七条 规划目标 1、景观目标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形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景观特色。在风景名胜区功能上以八公山人文资源和山水、地质风光为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交融,打造传统静态观赏型景观与现代修学、休闲动态型景观相结

5、合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社会目标为打造淮南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人与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服务,应用现代生态理念与科学技术手段,树立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功典范。3、经济目标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为淮南打造沿淮城市群中独具魅力与活力的宜居城市,增强城市活力,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与性质第八条范 围 东以西部城区建设用地向西约20050米为界(结合丁家山、丁山湖、车家山、大百家山划定具体界线),南至东淝河,西至淮河附近,北临凤台淮河大桥。除了东部边界有所调整其余部分按照原规划没有变动,调整后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 第九条 风景区性质 八公山风景名胜区

6、是以人文景观为主,保持并发挥山水风光特点,适宜开展观光、历史教育、科研等活动的综合性低山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第十条 层峦叠嶂,湖光山色八公山为大别山之余脉,有大小峰峦40余座,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山脉南北走向延伸,淮河在园区西北部环山迂回而流,在区内构成了水绕山转,山水相依的独特地貌景观.白鹗山为本区主峰,高40米,其它山峰海拔都在100至200米之间,层峦叠嶂,绵延不绝。“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幽,八公山属淮河流域,几条冲沟自然形成主要排洪沟,由西南向东北汇入淮河,区内南塘湖、丁山水库、卧龙湖,得益于森林的孕育,常年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景色优美,绿意盎然。 第十一条 奇峰异

7、石,地质大观 八公山地质遗迹主要为上前寒武系地层剖面及在相应的层位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群和以碳酸盐岩地层形成的石林地貌景观。景观区内的石林等岩溶地貌,奇峰异石,遍布全区.沿岸的河流侵蚀陡崖如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实属世间之罕见.境内发现的古代寒武系的须腕类、环节类古生物化石,测定其生命形态在7亿年前,国外权威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淮南虫”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生命之源。把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关于生命起源不足亿年的提法向前推进了亿多年!在八公山发现的亚洲最早的类人猿牙齿化石,距今00多万年。具有很好的教育及研究价值。 第十二条 名泉暗涌,沁人心怀 八公山溪水明净甘冽,水质优良

8、,水面波光粼粼,流光溢彩。景区游览石路沿溪而筑,人在绿林间行,溪在足下流,身临其境,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在八公山南塘景区,四周山峦环抱,中为谷地,故多泉潭。特别是洗云、沁月二泉终年泉水上涌不断,形成了涓涓溪流,途中遇岩阻形成石门深潭,再向下游形成秀丽的南塘湖(实为大潭)。这一带山石嵯峨,怪石嶙峋(有神仙灶台等),环境清幽,可称为八公山自然环境最佳处。 第十三条 “三教合一,得天独厚 八公山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历来为各派宗教人士所喜爱,因此道、佛、伊斯兰三教都在其间建造庙宇,祭拜神灵。其中茅仙洞更是由三教轮流主持,展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 第十四条 森林资源,种类丰富 风景区内有

9、妙山林场,森林覆盖率为7%以上,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地带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现在植被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经济林。与寺、庙、泉、湖融为一体,丰富了景观又调节了小气候。山林中珍禽益鸟很多,鸣禽类占半数以上,“百转千声随意移”,“鸟似有情依客语.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八公山是历史厚重的文化故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春秋战国时期成为蔡楚文化的繁荣之地。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发生在1600多年前的那场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把“八公山”推上了历史舞台.从此“八公山”成了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10、为人们所向往的胜地。而五代时后周与南唐之间长达三年的“南唐之战”又为古代战争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2100多年前,汉淮南王刘安曾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包容万象的千古名著淮南子,这部著作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完整地记述了二十四节气;刘安还在求仙炼丹的过程中制作出了豆腐,为世人留下了传统美食。八公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质文化、豆腐文化、历史文化构成了灿烂厚重八公山文化.第十六条 评价结论八公山风景名胜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及名扬海内外的豆腐文化,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相互交融的风景全象和丰富的文化特征,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与鲜明个性,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第四章景区

11、容量与游客规模第十七条 环境容量1、用面积法测算南塘景区、卧龙山景区、茅仙洞景区、珍珠泉景区的环境容量。八公山风景区各景区环境容量一览表游览用地名称可游面积(m2)计算指标(2、/人)一次性容量(人次)日周转率(人次日)日游人容量(人次/日)南塘景区7362002023404卧龙山景区32168201609231茅仙洞景区1921732061291珍珠泉景区137362006191382、用线路法测算西华山景区和四顶山景区的环境容量.八公山风景区各景区环境容量一览表2游览用地名称游线长度(m)计算指标(m、/人)一次性容量(人/次)日周转率(人次/日)日游人容量(人次/日)西华山景区45151

12、051902四顶山景区7203101。103、规划期内,风景区合理环境容量可以达到1405人次/日。第十八条游人容量规划期内,风景区合理游人容量为37215万人次/年。第十九条发展规模规划预测到010年,游客量将达到80万人;到2015年游客量将达到120万人,到2025年游客量将达到160万人。规划期内,风景区瞬时游人容量为3000人次,日游人容量人为5100人次/日,而年游人容量为80万人次年.规划预测到21年,服务人员71人;规划预测到225年,服务人员1142人。第二十条 生态分区、生态原则(1)制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消极作用,控制和降低人为负荷,界定游览时间、空间范围、游人容量、项目内

13、容和开发强度等限制性规定或控制指标;(2)保持和维护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保护典型而有示范性的自然综合体;()提高自然环境的复苏能力,提高氧、水、生物量的再生能力与速度,提高其生态系统或自然环境对人为负荷的稳定性.2、生态分区根据规划区域内的生态状况,规划对各景区进行生态分区:八公山风景区生态分区一览表生态分区景区环境要素状况利用与保护措施大气水域土壤植被危机区西华山景区应完全限制发展,并不再发生人为压力,实施综合的自然保育措施不利区四顶山景区茅仙洞景区-应限制发展,对不利状态的环境要素要减轻其人为压力,实施旨在保护植被的生态保育措施稳定区珍珠泉景区要稳定游人游览压力,实施适当的保育

14、措施有利区南塘景区-需规定人为压力的限度,根据需要确定自然保护措施卧龙山景区+注: 有利, 不利, 稳定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第二十一条 规划分区风景区的景区划分主要是依据景源的聚合角度进行划分,在遵循上一轮总规分区的前提下,八公山风景区主要分为六个景区,分别是南塘景区、卧龙山景区、茅仙洞景区、西华山景区、四顶山景区、珍珠泉景区。其中南塘景区、卧龙山景区、茅仙洞景区的主要景源集中区域作为景区的核心景区,共计95平方公里。其中茅仙洞景区1。5平方公里、南塘景区平方公里、卧龙山景区平方公里、珍珠泉景区1平方公里、四顶山景区平方公里. (1) 南塘景区 主要在八公山区境内,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以南塘一带和孙家上花园为其精华,并包括古生物化石、石林等景点,规划恢复孙家上花园、宗教文化场所,新建淝水古战场景点、新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项目,分期搬迁景区内皖淮机械厂。发展自然观光、科教旅游等游览项目。 (2) 卧龙山景区 主要在谢家集区境内,总面积为9。9平方公里,以卧龙湖、卧龙山等自然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兼具休闲娱乐、短时度假等功能。其结构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