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导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56004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李振辉授课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题杨氏之子任课教师课型问题专题解决问题拓展训练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 月 日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通过学习古诗词已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句的方法,如借助插图、参照注释、查阅字词典等的学习方法,这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文言文提供了方便,但这毕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朗读及文章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所以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

2、,让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设计理念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在初、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困难。我想,这除了跟文言文难度的确加大有关之外,应该也与小学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

3、的教法有一定关系。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掌握通假字“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准备1.一案三单2.有关世说新语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景呈现目标2分钟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你身边的朋友从远方来了,你高兴吗?对啊,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是不是?师:刚

4、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1.积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2.对课本充满兴趣。自主交流生成问题小组评价10分钟自学交流1、各小组学科长组织小组成员自读质疑。2、学科长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解决导读单的问题。3、各小组展示交流成果。4、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1、学科长组织小组成员认真讨论。2、学生小组交流质疑,形成问题生单。梳理优化解决问题15分钟问

5、题发现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几位同学读得不一样,这篇课文究竟怎样停顿?3.如何理解以下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2)孔指以示儿。(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集意见。小组讨论评价拓展提高10分钟1、交流所搜集的资料2、讲讲你课外收集的成语故事、1、老师巡视2、适当评价。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问题归纳知识拓展2分钟结束新课1.齐背日积月累。2、课后阅读自己喜爱的毛泽东诗词。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景呈现目标完成拓展训练单四十分钟完成拓展训练单1、 教师提出要求;独立完成。2、 教师巡视认真,细致的检测自己第八单元知识掌握情况教学反

6、思回顾拓展八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 姓名 小组 指导教师一、读拼音写汉字。 wn din xi dn药( ) 庆( ) ( )定 ( )生 zhn dn bn wi( )仰 ( )员 外( ) ( )员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shui( ) nn( ) cho( )率 难 朝 l ( ) nn( ) zho( )三、把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欣赏 样品 一首 飞船 朗朗的 炮声检阅 高峰 一道 台灯 隆隆的 风声攀登 音乐 一盏 新诗 呜呜的 笑声展示 部队 一艘 水纹 呼呼的 哭声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万水千( ) 四面八( ) 排山倒( ) 五颜六( )夜以继( ) 端端正( ) 情不(

7、)禁 原封不( )五、选词填空。 诚恳 诚实 诚信 诚挚1、我们要做一个( )的孩子。2、人与人之间要讲( )。3、中英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是在( )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4、毛主席告诉警卫员,跟群众说话的态度要( )。六、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A、提出; B、推选; C、全; D、往上托;往上伸。举世闻名( ) 选举( ) 举例说明( ) 举目远眺( )七、将下列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楷书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隶书_八、按要求写句子。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_(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改

8、为陈述句:_(3)广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_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回顾拓展八问题训练单-评价单班级: 姓名: 小组 : 指导教师一修改病句。 (1)仔细地端详着老师,发觉他老多了。(2)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3)教授宣读并指导了我的毕业论文。 (4)那天晚上,全校师生在操场上开了一天的庆祝会。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 ),只

9、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 1、文段选自 。 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1)肃静 寂静 安静; (2)宣告宣布 宣读; (3)热情 热烈 热心3、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两个程序。 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5、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_6、“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