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540669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语文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环实验学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1. 请把下面书法作品中的内容用楷书有序地抄写在框子里,注意布局合理美观。(2分)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也许鸟儿 l( )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xi()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zh()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地下森林断想)(2)这种鸟

2、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x()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云南的歌会)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她帮宣传委员设计黑板报,这行为真是可歌可泣。C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D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该极力帮助,而不应袖手旁观。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正因为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

3、过微博说出来。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自己的舞台。A B. C. D.5.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可这近在咫尺的美对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1)句中的“”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1分)(2)根据语境,为句画线处选择一句合适的话,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B.我天天都在阳台上

4、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3)习作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来并修改。(2分)语病在第 句,修改为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1) ,君子好逑。(关雎)(2)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4)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5)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写出连续两句) , 。7.根据相关提示进行名著常识填空。(3分) 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自由翱翔的梦想。整理 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

5、,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她机智勇敢,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成功援助了丈夫的朋友。”句中的“她”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 。8.综合性学习。(6分)目前,校园安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有调查表明,灾害、事故是造成青少年伤残的主要原因。学校为此开展了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班级准备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开一次班会,请你协助宣传委员,完成以下任务。(1)宣传委员为黑板报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填写表格,完成栏目设计。(2分)栏目名称栏目内容比一比 , 安全知识知多少安全隐患大排查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宣传委员在班会上的发言要点。(2分)在加拿大,政府为各所学

6、校提供24小时的保安服务,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日本,学生书包上安装了GPS定位器以防不测。在孟加拉国,为使儿童了解自然灾害,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提出了“了解灾害=化解灾害”的减灾教育口号。尽管灾害与事故的发生常常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但人们也能化险为夷。2007年3月,东京一所小学的师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防灾演习地震警报响起到实施躲避,能在1分钟内完成。由于学生平时经常这样训练,因而发生情况时能够有效地躲避灾害。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也是在大部分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能够在震后1分36秒内成功疏散,全校2200名学生,无一伤亡。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

7、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3)请你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校园安全方面有哪些措施?(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16分)丰陈宝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故乡石门湾。 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家乡的小学里念书。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着手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让我们过一个内容充实、且又有趣的暑假,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 如果逢到天气阴凉,父亲就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四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二人。令二人先从某处出发,弯弯曲曲向前走去越过桑田,跨过田埂,走过小桥,沿着小河一直走去,比如说,走到一棵大樟树处为止。先走

8、的二人每到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都要写一张纸条指示前进方向。这小纸条或用石子压在小路上,或想办法挂在桑树丫杈上,或放在农舍的石阶边二人出发后,七弯八绕,走得早已看不见踪影时,另二人才出发前去“跟踪”。这后出发的二人如果一路仔细、无误,便能追寻到先出发的二人,四人欢欢喜喜在目的地相会。然后反过来,后出发的人改为先出发,弯弯绕绕走另一条小径,让另二人根据他们留下的纸条去追寻。 参加这样的户外游戏很有趣。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二人在追踪时,边走边聊天,一不小心错过了三岔路口,直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不见有标记,才回过头来寻找。原来三岔路口的小纸条是用一块小石子压在路旁草丛中的,很容易疏忽。找到小纸条,我们这才

9、走上“正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这游戏不但有趣,还可训练孩子做事灵活、仔细。 但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有一次,父亲读呐喊中的社戏一文,孩子们看社戏回来偷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往来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读到这里,父亲笑了,不觉插入几句自己的话:“真有意思:我们的,也叫偷!”我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练笔:他出题目,叫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写的是抒情文,有时写的是记叙文,有时写说明文有一次,父亲别出心裁,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10、怎样搓麻将。只因母亲回娘家时,常常和亲友们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大孩子不教自会,常常在假期里以搓麻将自娱。(我们的技术不精,纯粹是当作玩耍,好比打扑克取乐一样。)父亲因此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他说,你要教会一个完全不会搓麻将的人,这个人甚至连“筒”、“索”、 “万”都没听说过,一张牌也不认识。大家一听这么一个作文题,都笑起来。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觉得真要写一篇能教会别人搓麻将的文章,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写起来又很有趣,便各自埋头去写了。我记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长,讲得有条有理,十分详细,获得了父亲的好评(他不批分数,只是在文末写几句评语)。 李叔同在忆儿时一歌中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

11、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六十多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它冲淡,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9.文章写了父亲丰子恺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10.了解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11.你觉得丰子恺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 12.文末引用李叔同在忆儿时中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二)读书养气(16分)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

12、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整理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