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5299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蝙蝠和雷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蝙蝠和雷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蝙蝠和雷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蝙蝠和雷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蝙蝠和雷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蝙蝠和雷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蝙蝠和雷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三次试验方式及试验结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蝙蝠探路方法及雷达工作原理。教学准备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仿学生资料,每四人小组分发一张表格,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揭示课题1、这节课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2、通过上节课学习,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还可以怎么说?(雷达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师板:启示)二、合作阅读,理解“试验”1、

2、人们到底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够安全飞行呢?(出示问题)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蝙蝠飞行的本领。2、自由读第3自然段,找出介绍蝙蝠飞行本领的句子。(课件出示: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自由读、思考:蝙蝠有什么飞行本领?学生反馈。此时你想说什么?(蝙蝠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里”“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等)。指导朗读: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

3、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试着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齐读。过渡:蝙蝠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本领呢?难道真是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所有物体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试验。哪几自然段写“试验”?做了几次试验?3、让我们也来当回小小科学家,随着课文与科学家一起去做试验好吗?(师边描述边播放三次试验的课件)4、(出示课件上的表格)做完试验我们一起帮科学家填一填试验报告单!试验报告单可不能乱填,为了慎重起见,填表之前,同学们先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再读读课文46自然段,然后一起讨论,再由组长填写试验报告单。等会儿填完表格老师还要请每组派代表上来介绍试验的情况,开

4、始!5、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6、交流汇报。师相机指导:汇报之前老师要了解一下你们刚才做试验是否认真?这三次试验哪一次写得比较详细?第一次试验还另外介绍了什么?(试验的时间、场所、条件。)“横七竖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横七竖八地拉许多绳子,绳子上挂许多铃铛?(更准确地揭开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秘密。)7、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选代表上台用自己的语言或书上的语言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填写的内容。8、同学们通过试验得出三次试验的结论是什么?理解“配合”,体会用词准确。屏示、齐读。(课件)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5、合起来探路的。让学生思考去掉“配合”行吗?为什么?师小结: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分别塞住蝙蝠的耳朵和封住蝙蝠的嘴巴,它都无法正常飞行。那么也就是说:单独将蝙蝠的嘴和耳朵露在外面,蝙蝠就失去了探路的本领,从而说明蝙蝠探路时嘴和耳朵这两样器官在其飞行时必须同时使用,分工合作,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说: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板书:嘴和耳朵)三、自主阅读、训练语言。1、看了这个试验证明,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蝙蝠的嘴角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我们先来一睹蝙蝠探路时的风采再一起到文中录求答案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边思考上述问题;边把重点语句用“”划

6、出来。2、(出示课件)指名回答,课件显示重点语句。根据同学们找的重点语句我们一起来完成板书。师生一起说、老师板画:3、师: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都来当蝙蝠向后面听课的老师说说你们的独门探路绝技,说的时候可以看老师的板书,同桌赶快先练一练吧!学生看板画练说蝙蝠如何探路的,指名说。4、谢谢你把独门探路绝技的秘密告诉我们。那科学家是一下子把这个秘密研究出来的吗?从哪个句子知道的?特别是从哪两个词中体会到的?从这两个词语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1)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不辞辛苦、刻苦钻研的精神。(2)结论是来之不易的等。)5、朗读、体会“反复研究,终于”:大家能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7、读得真

7、不错!谁还能用“反复终于”说一句话?师小结: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人,才能摘下科学王冠上一颗颗闪光的宝珠。8、科学家研究出秘密后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划出重点语句。(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等会儿老师要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师:他画得对吗?那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师:有了雷达飞机夜间飞行可安全了。(出示课件)你们瞧天上飞来了两架飞机,

8、不好他们要撞上了!别急,有了雷达它们轻而易举地就躲开了。9、有了雷达真好!同学们对比板书上的两个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完成老师课件上的练习题。(出练习示题,指名在课件上填。)飞机上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10、创设情境,强化重点。学完这一课,我们班准备办个“小小科普展”,并且要招聘讲解员呢?想应聘的同学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请听题:有一回,蝙蝠在晚上飞行时发现了夜航的飞机。他非常惊讶,心想:这飞机怎么也有夜间飞行的本领?经过打听,他知道了,原来是因为飞机上装有雷达。那么雷达究竟是如何帮助夜航的飞机安全飞行

9、的呢?蝙蝠不明白。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决定去拜访雷达。蝙蝠会向雷达问些什么问题?雷达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指名表演,再评议)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小讲解员表现不错,我还要考考你们: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那你们还知道人们从其他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吗?(蜻蜓和飞机、荧光屏和日光灯、鱼类和舰船;苍蝇和宇宙飞船;水母和风暴预测仪等)2、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中的资料袋。看看从“资料袋”中你又知道了什么?3、你们都很有实力,老师一下子也不知道该选谁了?这样吧:你们回家继续收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或动手做小实验,小发明。我们下一节课再来争个高低!五、总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发明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就是蝙蝠和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中要加“和”。2、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从更多的生物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希望你们像一只只雄鹰展翅飞翔在科学的蓝天上,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超声波嘴)蝙蝠障碍物耳朵(无线电波天线)飞机障碍物荧光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