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526874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尸体剖检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尸体剖检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尸体剖检技术一、尸体剖检概述 动物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解剖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剖检时,必须对病尸的病理变化做到全面观察,客观描述,详细记录,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和推理判断,从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病理解剖诊断。 (一)尸体剖检的意义 尸体剖检是运用兽医病理学知识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来诊断和研究疾病的一种方法。病理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依靠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上则经常应用这种方法对病畜进行死后诊断。 尸体剖检的意义有以下三方面。 1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尸体剖检,可以检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诊疗质量。 2尸体

2、剖检是最为客观、快速的畜禽疾病诊断方法之一。对于一些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症等,或对一些群养动物(尤其是中、小动物如猪和鸡)疾病,通过尸体剖检,观察器官特征病变,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可以及早做出诊断(死后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促进病理学教学和病理学研究。尸体剖检是病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的实际操作技术,是研究疾病的必需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条途径。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一些新畜种、新品种的引进,临床上常会出现一些新病,老病则可能发生新变化,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对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或新的病例进行尸体剖检,可以了解其发

3、病情况,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尸体剖检,常按一定的目的进行。按剖检目的不同,尸体剖检分为诊断学剖检、科学研究剖检和法兽医学剖检3种。诊断学剖检的目的在于查明病畜发病和致死的原因、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应采取的措施。这就要求对待检动物的全身每个脏器和组织都要做细致的检查,并汇总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科学研究剖检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如人工造病以确定实验动物全身或某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规律。多数情况下,目标集中在某个系统或某个组织,对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只做一般检查。法兽医学剖检则以解决与兽医有关的法律问题为目的,是在法律的监控下所进行的剖检。三者各依其目的要

4、求来考虑剖检方法和步骤。 (二)尸体的变化 动物死亡后,有机体变为尸体。因体内存在着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动物死亡后逐渐发生一系列的死后变化。在检查判定大体病变前,正确地辨认尸体变化,可以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生前的病理变化。尸体的变化有多种,其中包括尸冷、尸僵、尸斑、尸体自溶、尸体腐败、血液凝固。 1尸冷指动物死亡后,尸体温度逐渐降至外界环境温度水平的现象。尸冷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机体死亡后,机体的新陈代谢停止,产热过程终止,而散热过程仍在继续进行。在死后的最初几小时,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通常在室温条件下,一般以1h的速度下降,因此动物的死亡时间大约等于动物的体

5、温与尸体温度之差。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受季节的影响,冬季天气寒冷将加速尸冷的过程,而夏季炎热将延缓尸冷的过程。检查尸体的温度有助于确定死亡的时间。 2尸僵动物死亡后,肢体由于肌肉收缩变硬,四肢各关节不能伸屈,使尸体固定于一定的形状,这种现象称为尸僵。 动物死后最初由于神经系统麻痹,肌肉失去紧张力而变得松弛柔软。但经过很短时间后,肢体的肌肉即行收缩变为僵硬。尸僵开始的时间,因外界条件及机体状态不同而异。大、中动物一般在死后1.56h开始发生,1024h最明显,2448h开始缓解。尸僵从头部开始,然后是颈部、前肢、后躯和后肢的肌肉逐渐发生,此时各关节因肌肉僵硬而被固定,不能屈

6、曲。解僵的过程也是从头、颈、躯干到四肢。除骨骼肌以外,心肌和平滑肌同样可以发生尸僵。在死后0.5h左右心肌即可发生尸僵,尸僵时心肌的收缩使心肌变硬,同时可将心脏内的血液驱出,肌层较厚的左心室表现得最明显,而右心往往残留少量血液。经24h,心肌尸僵消失,心肌松弛。如果心肌变性或心力衰竭,则尸僵可不出现或不完全,这时心脏质度柔软,心腔扩大,并充满血液。因此,发生败血症时,尸僵不完全。 富有平滑肌的器官,如血管、胃、肠、子宫和脾脏等,平滑肌僵硬收缩,可使腔状器官的内腔缩小,组织质度变硬。当平滑肌发生变性时,尸僵同样不明显,例如败血症的脾脏,由于平滑肌变性而使脾脏质度变软。 了解尸僵有助于在诊断过程中

7、加以鉴别。尸僵出现的早晚,发展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外界因素和自身状态有关。如周围气温较高,尸僵出现较早,解僵也较迅速,寒冷时则尸僵出现较晚,解僵也较迟。肌肉发达的动物,要比消瘦动物尸僵明显。死于破伤风或番木鳖碱中毒的动物,死前肌肉运动较剧烈,尸僵发生的快而且明显。死于败血症的动物,尸僵不显著或不出现。另外,如尸僵提前,说明动物急性死亡并有剧烈的运动或高热疾病,如破伤风;如尸僵时间延缓、拖后,尸僵不全或不发生尸僵,应考虑到生前有恶病质或烈性传染病,如炭疽等。 除了注意时间以外,还要注意关节不弯曲。发生慢性关节炎时关节也不弯曲。但如果是尸僵的话,四个关节均不能弯曲,而如果是慢性关节炎的话,

8、不能弯曲的关节只有一个或两个。 3尸斑动物死亡后,由于心脏和大动脉的临终收缩及尸僵的发生,血液被排挤到静脉系统内,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使该部血管充盈血液,呈青紫色,这种现象称为坠积性淤血。尸体倒卧侧组织器官的坠积性淤血现象称为尸斑。一般在死后11.5h即可能出现。尸斑坠积部的组织呈暗红色。初期,用指按压该部可使红色消退,并且这种暗红色的斑可随尸体位置的变更而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发生崩解,血红蛋白溶解在血浆内,并通过血管壁向周围组织浸润,结果使心内膜、血管内膜及血管周围组织染成紫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尸斑浸润,一般在死后24h左右开始出现。改变尸体的位置,尸斑浸润的变化也

9、不会消失。 检查尸斑,对于死亡时间和死后尸体位置的判定有一定的意义。临床上应与淤血和炎性充血加以区别。淤血发生的部位和范围,一般不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如肺淤血或肾淤血时,两侧的表现是一致的,肺淤血时还伴有水肿和气肿。炎性充血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局部还伴有肿胀或其他损伤。而尸斑则仅出现于尸体的低下部,除重力因素外没有其他原因,也不伴发其他变化。 4尸体自溶和尸体腐败尸体自溶是指动物体内的溶酶体酶和消化酶如胃液、胰液中的蛋白解酶,在动物死亡后,发挥其作用而引起的自体消化过程。自溶过程中细胞组织发生溶解,表现最明显的是胃和胰腺,胃黏膜自溶时表现为黏膜肿胀、变软、透明,极易剥离或自行脱落和露出黏膜下

10、层,严重时自溶可波及肌层和浆膜层,甚至可出现死后穿孔。尸体腐败是指尸体组织蛋白由于细菌作用而发生腐败分解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肠道内的厌氧菌的分解、消化作用,或血液内、肺脏内的细菌的作用,也有从外界进入体内的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体内复杂的化合物被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并产生大量气体,如氨、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等。因此,腐败的尸体内含有多量的气体,并产生恶臭。尸体腐败的变化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死后臌气这是胃肠内细菌繁殖,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产生大量气体的结果。这种现象在胃肠道表现明显,尤其是反刍兽的前胃和单蹄兽的大肠更明显。此时,气体可以充满整个胃肠道,使尸体的腹部膨胀,肛门突出且哆开

11、,严重臌气时可发生腹壁或横膈破裂。死后臌气应与生前臌气相区别,生前臌气压迫横膈使其前伸造成胸内压升高,引起静脉血回流障碍呈现淤血,尤其是头、颈部,浆膜面还可见出血,而死后臌气则无上述变化。死后破裂口的边缘没有生前破裂口的出血性浸润和肿胀。在肠道破裂口处有少量肠内容物流出,但没有血凝块和出血,只见破裂口处的组织撕裂。 肝、肾、脾等内脏器官的腐败肝脏的腐败往往发生较早,变化也较明显。此时,肝脏体积增大,质度变软,污灰色,肝包膜下可见到小气泡,切面呈海绵状,从切面可挤出混有泡沫的血水,这种变化,称为泡沫肝。肾脏和脾脏发生腐败时也可见到类似肝脏腐败的变化。 尸绿动物死后尸体变为绿色,称为尸绿。由于组织

12、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与红细胞分解产生的血红蛋白和铁相结合,形成硫化血红蛋白和硫化铁,致使腐败组织呈污绿色,这种变化在肠道表现得最明显。临床上可见到动物的腹部出现绿色,尤其是禽类,常见到腹底部的皮肤为绿色。 尸臭尸体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带恶臭的气体,如硫化氢、己硫醇、甲硫醇,氨等,致使腐败的尸体具有特殊的恶臭气味。 通过尸体的自溶和腐败,可以使死亡的动物逐步分解、消失。但尸体腐败的快慢,受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及疾病性质的影响。适当的温度、湿度或死于败血症和有大面积化脓性炎症的动物,尸体腐败较快且明显。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或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动物,尸体腐败缓慢且微弱。 尸体腐败可使生前的病理变化遭到破坏

13、,这样会给剖检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病畜死后应尽早进行尸体剖检,以免死后变化与生前的病变发生混淆。 5血液凝固动物死后不久还会出现血液凝固,即心脏和大血管内的血液凝固成血凝块。在死后血液凝固较快时,血凝块呈一致的暗红色。在血液凝固缓慢时,血凝块分成明显的两层,上层为主要含血浆成分的淡黄色鸡脂样凝血块,下层为主要含红细胞的暗红色血凝块,这是由于血液凝固前红细胞沉降所致。 血凝块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质柔软,富有弹性,并与血管内膜分离。血凝块与血栓不同,应注意区别。动物生前如有血栓形成,血栓的表面粗糙,质脆而无弹性,并与血管壁有粘连,不易剥离,硬性剥离可损伤内膜。在静脉内的较大血栓,可同时见到粘着

14、于血管壁上呈白色的头部(白色血栓)、红白相间的体部(混合血栓)和全为红色的游离的尾部(红色血栓即血凝块)。 血液凝固的快慢,与死亡的原因有关。由于败血症、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死亡的动物,往往血液凝固不良。 (三)尸体剖检前的准备 进行尸体剖检,尤其是剖检传染病尸体时,剖检者既要注意防止病原扩散,又要预防自身感染。因此,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剖检场地的选择尸体剖检,特别是剖检传染病尸体,一般应在病理剖检室进行,以便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如果条件不许可而在室外剖检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环境较干燥,远离水源、道路、房舍和畜舍的地点进行。剖检前挖深2m的深坑,剖检后将内脏、尸体连同被污染的土层投入坑内,再

15、撤上石灰或喷洒10的石灰水、35来苏儿或臭药水,然后用土掩埋。 2尸体剖检常用的器械和药品根据死前症状或尸体特点准备解剖器械,一般应有解剖刀、剥皮刀、脏器刀、外科刀、脑刀、外科剪、肠剪、骨剪、骨钳、镊子、骨锯、双刃锯、斧头、骨凿、阔唇虎头钳、探针、量尺、量杯、注射器、针头、天平、磨刀棒或磨刀石等。如没有专用解剖器材,也可用其他合适的刀、剪代替。准备装检验样品的灭菌平皿、棉拭子和固定组织用的内盛10福尔马林或95酒精的广口瓶。常用消毒液,如3一5来苏儿、石炭酸、臭药水、0.2高锰酸钾、70酒精、35碘酒等。此外,还应准备凡士林、滑石粉、肥皂、棉花和纱布等。 3剖检人员的防护剖检人员,特别是在剖检传染病尸体时,应穿工作服,外罩胶皮或塑料围裙,戴胶手套、线手套、工作帽,穿胶鞋。必要时还要戴上口罩和眼镜。如缺乏上述用品时,可在手上涂抹凡土林或其他油类,保护皮肤,以防感染。在剖检中不慎切破皮肤时应立即消毒和包扎。 在剖检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注意消毒。常用清水或消毒液洗去剖检人员手上和刀剪等器械上的血液、脓液和各种排出物。 剖检后,双手先用肥皂洗涤,再用消毒液冲洗。为了消除粪便和尸腐臭味,可先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再用23草酸溶液洗涤,退去棕褐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