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52108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摘要)o提要()深圳湾口岸:承担香港往深圳南山和西部滨海地区、东莞西部地区以及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以货运功能为主;()皇岗口岸:承担香港往深圳福田、罗湖和中部分区以及往东莞、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兼有客、货运交通功能;深圳市(2010-2020)(摘要)总 则第条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第条 深圳在经历了领先一步的快速发展后,率先遭遇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本规划致力于有效破解以下四个

2、方面的发展难题: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第条 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第条 本规划在深入总结历次总体规划经验教

3、训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工作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工作重点由增量空间建设向存量空间优化转变;工作内容由单一的物质性规划向综合性规划转变。第一章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第条 城市性质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第条 城市职能深圳的主要城市职能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具有滨海特色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第条 城市发展总目标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是:继续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

4、,担当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性城市。依托华南,立足珠江三角洲,加强深港合作,共同构建世界级都市区。第条 城市发展分目标在城市发展总目标的指引下,确立区域协作、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分目标,分别是:区域协作提升城市的区域和国际地位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强深港合作,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及内地城市的联系,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与能源利用、区域经济要素市场培育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合作,联手开展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

5、格局。经济转型保持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继续强化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提高资源产出效益。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保持城市人口适度稳定,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基本居住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弘扬先进文化。生态保护高效合理利用资源,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绿地资源,合理利用海洋岸线资源,高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保证优良的生态环境。第二章 城市规模第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年底全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规划到年,全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平方公里以内。年全市人均建设用

6、地控制在平方米以内。第条 城市增改用地规模为转变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规划确定城市增改用地规模,作为对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调控的依据。城市增改用地是新增建设用地和改造建设用地的统称。新增建设用地是指在现状建设用地范围之外实施开发建设行为而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含已批未建用地的消化)。规划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平方公里以内,主要满足保证城市转型所必需的重要产业、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的需求。规划期内在保证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利安全等的前提条件下,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审批程序,可适量填海。改造建设用地是指现状建成区内实施更新改造的用地,包括综合整治和全面改造用地。规划期改造

7、建设用地规模达到平方公里,其中全面改造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改造建设用地应以提高土地利用效能为目标,优先保障产业升级以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政策保障性住房等的建设需求。第条 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规模为万人。以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综合考虑其它方面因素,规划到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万人以内。第条 城市管理服务人口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针对深圳特殊的城市人口结构特征,规划以城市管理服务人口作为人口管理和调控的对象。城市管理服务人口是城市辖区内需要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城市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下暂住人口。城市管理服务人口规模是规划期配置城市

8、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实施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第三章 城市空间结构第条 城市空间结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第条 西部发展轴西部发展轴由南山蛇口半岛通过深港西部通道向南联系香港,向北经前海中心、航空城、沙井、松岗,联系东莞西部并通往广州,既是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度推进深港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战略性地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功能。将前海中心培育和发展成为新的市级中心,承担城市和区域的高端服务功能。重点开发沙井西部沿江地区和航空城地区,推进沿江高速公路、

9、机场扩建、深港机场连接线、穗深港城际线和珠江口跨江通道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沙井、松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旧区改造。第条 中部发展轴中部发展轴由福田中心区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向南联系香港,向北经龙华中心、光明新城中心,联系东莞松山湖高新园区和莞城中心,构成莞深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走廊。主要发展综合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充分发挥福田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开发龙华新城和光明新城,推进深圳北站、广深港客运专线、深莞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福田保税区、光明高新区、观澜和龙华高新区发展水平。第条 东部发展轴东部发展轴由罗湖中心区向南经罗湖口岸联系香港,向北经布吉、

10、横岗,连接龙岗中心和坪山新城中心,通往惠州及粤东地区,是惠深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走廊,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充分发挥罗湖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开发大运新城、坪山新城,推进东部通道、莲塘口岸、厦深铁路、深惠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龙岗中心服务功能和坪山新城发展水平。第条 北部发展带依托厦深铁路和机荷高速公路,串联坪山新城、大运新城、龙华新城、航空城等重要节点构筑的产业发展带。向西通过机荷高速公路跨珠江通道和厦深铁路西延线,加强与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系,向东连接惠州和粤东地区,构成区域性的产业发展带。第条 南部发展带以原特区带状组团结构为基础,打造与香港全面对接的都市

11、功能带,经蛇口半岛跨珠江向西建立与珠江西岸滨海地区联系,通过盐坝高速公路经大鹏半岛向东连接大亚湾以及稔平半岛等东部滨海地区。全面提升都市服务功能,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第条 城市中心体系建立三级城市中心体系,包括个城市主中心、个,个组团中心。第条 城市主中心规划确定个城市主中心,即福田罗湖中心和前海中心。在强化福田罗湖中心对全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推进前海中心的建设,构筑区域性高端服务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发展有序、功能互补、区域辐射功能强大的双中心结构。福田罗湖中心:由福田中心区和罗湖中心区组成,承担市级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综合服务职能。前海中心:由前海、后海和宝安中心区组成

12、,主要发展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与总部经济,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第条 城市副中心规划确定个城市副中心,即龙岗中心、龙华中心、光明新城中心、坪山新城中心和盐田中心,承担所在城市分区的综合服务职能,发展部分市级和区域性的专项服务职能,带动地区整体发展。龙岗中心包括大运新城和龙岗中心城,在发挥对东部分区综合服务职能的同时,承担市级文化体育和会展服务功能,并作为深圳辐射带动粤东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龙华中心包括龙华新城和龙华中心区,在发挥对中部分区综合服务职能的同时,承担全市和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并承接福田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延伸。光明新城中心是深圳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

13、,是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坪山新城中心是深圳东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是促进区域先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盐田中心是深圳东部滨海地区旅游综合服务基地、深圳东部港口与物流配套服务中心。第条 城市组团中心规划确定个城市组团中心,即航空城、沙井、松岗、观澜、平湖、布吉、横岗、葵涌,分别作为各城市功能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组团级的服务功能。第四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第条 工业发展目标与策略实施“促进主导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扶持创新产业”的工业发展策略,积极培育战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名牌产品,提高重点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根植性。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经济增长

14、方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优化工业布局结构,用高新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培育,推动产业升级。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用地效益达到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在平方公里左右。第条 工业布局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轴,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园”的工业布局结构。一核心:研发总部中心包括福田、罗湖、南山组成的中心城区和宝安中心区,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设计、高端生产及企业总部为主,以无污染的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工艺礼品等都市型工业为辅,形成区域的研发总部中心。九片区:产业功能片区()福永沙井高新技术产业片区: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其配件、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电气机械、文化办公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及化学原料等产业。()光明石岩高新技术产业片区: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电子照明、计算机与通信等产业。()龙华坂田高新技术产业片区:重点发展计算机与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技术、多媒体系统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