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51579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压力和压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节压力和压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节压力和压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节压力和压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压力和压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压力和压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压强 授课人:周莲花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符号及公式。4、了解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具:演示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细砂、玻璃杯。学生用:压力小桌, 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由

2、实验室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阅读想想议议所示的图,提出什么问题?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压力和压强)。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评讲黑板上画的图

3、,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

4、积的大小有关。”)(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放上两个砝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讲述压强的概念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4)压强的计算公式例题讲解、让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告诉学生,物

5、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5)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0.5帕斯卡,成年人站立在地面

6、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5104帕。实际中,常用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作压强的单位。5例题:例题: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牛,接地面积是9.5厘米2,大象的体重是60000牛,每只脚掌的面积是600厘米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2,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6.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学生对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放在细砂陷入细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玻璃杯对细砂的压力不变,玻璃杯对细砂的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使玻璃杯对细砂的

7、压强发生了变化。(板书: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必须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4、1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铁轨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压强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实验:(1)学生随堂实验: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

8、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2)教师演示实验: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由以上学生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3)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5,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2学生自己归纳: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各举12例。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三、归纳本课的内容和课堂巩固练习1利用黑板上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把本课所学知识叙述一遍。2讨论章后习题第5题。讨论后教师补充、完善。3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4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可以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四、布置作业五.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